0  2455  2463  2469  2473  2479  2481  2485  2491  2493  2499  2505  2509  2511  2515  2521  2523  2529  2533  2535  2539  2541  2545  2547  2549  2550  2551  2553  2554  2555  2557  2559  2563  2565  2569  2571  2575  2581  2583  2589  2593  2595  2599  2605  2611  2613  2619  2623  2625  2631  2635  2641  2649  3002 

2006-2007学年度德州市禹城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菏泽市定陶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济宁市汶上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

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济宁市兖州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题

卷面要求:1.整张试卷整洁美观,作答卷格式规范,布局和谐。

2.字迹清晰工整,标点符号准确。

卷面分分四等,一等6―5分;二等4―3分;三等2―1分;四等0分。

说明:本试卷共分四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共100个知识点。你只要认真做,就可以得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分数,一定要好好把握!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

地理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

地理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淄博市博山区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地理试题

1.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A.福建、广东、山东      B.城市、乡村、林地

    C.长江、黄河、珠江      D.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

2.不属于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

    A.地理位置   B.自然地理特点  C.人文地理特点  D.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3.淄博市属于哪个地理区域?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我国的四大盆地位于西北地区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引起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西向东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    B.地形    C.热量    D.气温

6.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以下是把影响气候的因素按因果关系进行了排序,正确的是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④身居内陆,距海遥远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④①③②

7.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8.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大江大河发源地

    C.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9.新疆牧区的牧场特点是

    A.山地牧场    B.高寒牧场  C.热带草原牧场  D.温带草原牧场

10.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

    A.成都平原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东北平原

11.能够有效减轻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的人类活动是

    A.增加草场载畜量               B.开垦草原增加耕地面积

    C.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    D.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12.北京位于哪个平原的北部边缘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13.以下城市产业符合未来北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展方向的是

    A.钢铁企业    B.机械制造工业    C.高科技产业    D.纺织工业

14.不能反映北京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特征的是

    A.传统民居――四合院        B.快速路系统

    C.兴修了许多新区、卫星城    D.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15.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

    A.制造业    B.进口加工工业    C.博彩旅游业    D.电子工业

16.台湾大部分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    B.分布在沿海地区

    C.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D.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地区

17.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主要能源资源的种类是

    A.太阳能资源    B.煤炭资源    C.水力资源    D.石油、天然气资源

18.“西气东输”工程是将塔北油气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19.目前,在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猛增,现有的引水方法,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水的需求。下列关于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的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A.继续修建大量的坎儿井    B.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

    C.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0.下列城市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北京  B.香港    C.台北    D.乌鲁木齐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淄博市博山区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济南市槐荫区九年级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开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  90)

注意事项:

1.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1.读下图,2007年l-2月国际科学考察团到图中所示的几个区域进行了一次考察活动,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完成以下各题:(8分)

(1)图中所示区域主要位于半球,考察团考察期间B地区的气候特点是。(2分)

(2)考察团对下列两个区域进行了总结,请你根据总结内容写出它们所代表图中区域的字母及名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考察团到达E国时,发现这里的主要工业区都分布在沿海,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  原因:(2分)

(4)在考察过程中看到D国南部多山,但有一条非常长的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请问同学们  这是为什么?(2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有关资料显示,环渤海经济圈共4省2市l区,占我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经济总量占我国的25%以上。在环渤海地区5800千米的海岸线上,共有20个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型企业密集,60多个港口星罗棋布。

(1)写出环渤海经济圈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2分)

(2)环渤海经济圈包括我国两个工业基地,它们是A________和B________工业基地,并把所代表工业基地的字母填在图中适当的位置。(2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泰安市新泰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

八年级地理试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