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59  2467  2473  2477  2483  2485  2489  2495  2497  2503  2509  2513  2515  2519  2525  2527  2533  2537  2539  2543  2545  2549  2551  2553  2554  2555  2557  2558  2559  2561  2563  2567  2569  2573  2575  2579  2585  2587  2593  2597  2599  2603  2609  2615  2617  2623  2627  2629  2635  2639  2645  2653  3002 

2006-2007学年日照市莒县中考模拟考试(一)

地理试卷

(时间:35分钟  分值:35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滨州市无棣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地理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合理利用时间。

    2.本试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综合题。

    3.请把答案写到相应位置,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第Ⅰ卷  选择题(总分60)

    你会选择吗?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相应的答题栏内。(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地跨热、温、寒三带的大洲有    (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拉丁美洲

2.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极洲

3.非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区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4.欧洲、亚洲、南北美洲都具有的气候类型是    (    )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极地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气候

    D.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气候

5.介于两大洲之间,沟通两大洋,且为日界线穿过的海峡是    (    )

A.德雷克海峡  

B.白令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

6.在世界上,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因为它位于    (    )

A.五海三洲之地   

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   

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要道

7.只分布在亚洲南部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8.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特征表现为    (    )

    A.海洋性特征   

B.大陆性特征   

C.多雨特征   

D.干旱特征

9.哪些因素对欧洲形成显著的海洋性气候起决定作用    (    )

    A.大部分在40°一60°之间,终年盛行西风,且有洋流经过

    B.人口密度高,城市比重大,废热排放量大

    C.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

    D.海陆因素影响

10.暑假里,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行,下面是他们描述的旅行见闻,最不可信的是    (    )

    A.在世界最大的半岛,我乘着雪橇逛街景

    B.我坐在去乌兰巴托的火车上,见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

    C.我不会游泳,可在死海中我没有带救生圈却畅游了半天

    D.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在屋顶上

11.欧洲河流特点是    (    )

A.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B.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河流长

C.河流短,水量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了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回答12~l4 题。

12.“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    (    )

    A.天山      B.阿尔卑斯山      C.昆仑山      D.珠穆朗玛峰

13.“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面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都流向太平洋

    B.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都流向四大洋

    C.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   

    D.“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向大海

14.亚洲东部、南部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它对下列影响最大的是  (    )

    A.观光旅游      B.交通运输       C.工程施工      D.农业生产

15.关于南美洲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地势东高西低

C.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D.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16.有一双胞胎姐妹,他们出生在太平洋航船上,奇怪的是姐姐的生日反而比妹妹生日小一天,该船航行的方向可能是    (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7.现阶段,西亚波斯湾沿岸各国经济发展以    (    )

A.发展沙漠旅游业为主   

B.发展灌溉农业为主

C.出口石油为主   

D.种植粮食为主

18.下列关于南美洲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南美洲各国独立后的经济没什么改变

    B.在南美洲各国中,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的工业都比较发达

    C.南美洲各国经济发展较快,各国都以工业为主要部门

    D.南美洲独立后加快国有化进程,不再利用外资

19.下列关于东南亚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东南亚是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B.新加坡是东南亚的新兴工业园

    C.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重要的航运要道

    D.东南亚地区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为著名

20.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    )

A.中南半岛北部   

B.菲律宾群岛北部

C.马来半岛北部   

D.马来群岛大部

21.关于东南亚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南亚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华侨和华人

    B.居民都是黄种人,东南亚是黄种人的主要分布区

    C.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上

    D.佛教是东南亚的主要宗教,其次还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22.对下图中东地区波斯湾沿岸石油输出路线C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波斯湾→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

    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C.波斯湾→地中海→大西洋→西欧

    D.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澳大利亚

23.下列关于欧洲西部居民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白种人为主,是世界上白种人的主要分布地区

    B.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C.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

    D.工业地带人口最为稠密

24.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初级产品产量大,矿产、牲口等需大量出口

    B.工业十分发达,污染严重

  C.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D.热带草原自然灾害频繁

25.欧洲南部三大半岛的气候类型属于    (    )

A.温带海洋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6.南极洲和北冰洋的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的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很多,其原因是    (     )

   ①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太阳高度大于南极洲,年平均气温低于南极洲 

②南极洲是世界地势最高的大洲,北冰洋几乎全部是海洋,海拔低

   ③南极洲终年冰雪覆盖,对阳光的反射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

④北冰洋对阳光的反射低于南极洲,海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7.有关南极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11月到次年3月,是来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

    B.南极洲是淡水资源丰富的大洲

    C.南极洲是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空中唯一中间基地

    D.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极洲生物资源相当贫乏

28.关于两极地区共有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极地区都非常寒冷

    B.两极地区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两极地区都在丰富的淡水资源

    D.两极地区都没有定居人口

29.见下图,①②③④是欧洲西部纬度位置相近的四个地区,其自西向东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②④

30.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    (    )

   ①森林减少、草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②劳动力短缺     

③粮食及生活用品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求

④国防兵源不足   

⑤交通住房等方面的改善困难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第Ⅱ卷  综合分析题(5小题,总分40)

31.读亚洲部分图,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看出,亚洲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列举出有关亚洲的自然地理方面的突出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和河流特征等,任选你最了解的两方面列出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问题。

国名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度尼西亚

巴西

人口数(万人)

124810

96200

27056

20442

16129

国名

俄罗斯

巴基斯坦

日本

孟加拉

尼日利亚

人口数(万人)

14654

13058

12641

12477

10641

(1)上面的表格中哪些国家属于亚洲国家?

(2)亚洲分别存在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3)亚洲的人口问题给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4)如果让你给这些国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解决这些人口问题,你将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33.读北美图,回答。(5分)

(1)山脉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在③地区分布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为什么该气候仅在西部沿海?

(3)该洲南部的墨西哥湾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

34。读“南极略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填出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距离长城站最近的大洲是___________。

(3)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___方向。

(4)我国已在南极洲建立了科学考察站,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科学家到南极洲考察的时间(到达南极大陆的北京的季节)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南极圈以内还有___________现象。

35.读下面非洲某环境问题严重地区恶性循环转变机制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代表不同内容的字母填入上图中的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C.农林牧综合治理    

D.水土流失加重 

E.水土流失减轻 

F.毁林开荒

G.粮食单产提高

(2)在图示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滨州市无棣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八年级地理试题

温馨提示:l.本试卷满分l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合理利用时间。

          2.本试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综合题。

          3.请把答案写到相应位置,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第Ⅰ卷选择题(总分60)

你会选择吗?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相应的答题栏内。(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地区中,一般来说农作物为一年二熟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江汉平原        C.海南岛           D.松嫩平原

2.我国棉花的集中产区有

    A.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下列商品粮基地中,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的是

    A.鄱阳湖平原                          B.松嫩平原

    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4.下列适宜种植甜菜的地区是

    A.松嫩平原        B.成都平原         C.台湾西部平原    D.渭河平原

5.下列选项中,反映珠江三角洲农业特点的是

    A.盛产棉花,商品率高    D.天然橡胶产量高

    C.劳动力集约化程度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南方丘陵山区不仅在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中独具特征,而且在国内也是一块得天独厚得宝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是南方丘陵山区的一大特色;然而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治理难度较大。据此回答6―7题。

6.我国南方处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没有形成沙漠,其主要原因是

    A.受纬度因素影响                      B.受海洋的影响

    C.受地形的影响                        D.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7.在农业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最可能引起

    A.土地荒漠化                          B.泥石流、水土流失

    C.地面下沉                            D.水域面积减少

8.与成都平原相比,宁夏平原农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光照条件好      C.灌溉条件好       D.复种指数高

9.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围湖造田

    B.垦殖草原种粮食

    C.在山区砍伐森林种粮食

    D.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挖塘养鱼,渔塘周围植桑、种甘庶

10.下列行业中,属于农业的是

  ①种植业   ②林业   ③食品加工业   ④畜牧业   ⑤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1.我国四大牧区中,东西距离最大的是

    A.新疆牧区    B.青海牧区    C.内蒙古牧区  D.西藏牧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20年代开始,我国培育出了杂交水稻,目前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50%。回答l2~13题。

12.关于我国稻田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盆地中

    B.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

    C.分布在北纬40度以南的各省区

    D.分布在降水与气温条件配合较好的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13.为了满足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对种籽的需求,需要尽快地培育稻种,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全国各地选择育种基地,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下列地点中最符合要求的是

    A.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B.海南省的河谷平原

    C.陕西省的渭河各地                    D.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

14.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A.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B.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上海浦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D.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5.有关长江流域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消费市场广大  ②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方便,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③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丰富,接近全国商品粮基地④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关于香港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原料和燃料绝大部分能自给②多金属加工工业  ③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④主要工业部门以轻工业为主,主要产品有电子电器、成衣、钟表、玩具、塑料制品、纺织品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7.长江沿岸的五大钢铁工业基地:①上海  ②武汉  ③重庆  ④攀枝花 ⑤马鞍山,按长江干流流向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⑤①                          B.③④②⑤①

    C.④③⑤②①                          D.③④⑤②①

18.下列纺织工业基地以丝绸产品闻名全国的是

    A.郑州            B.西安             C.杭州             D.青岛

  读我国某地区东西和南北铁路干线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铁路交能枢纽a是

    A.开封    B.商丘    C.徐州    D.合肥

20.图中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工业地带,位于这个地带动的工业基地有

    ①武汉钢铁工业基地      ②洛阳机械工业基地

    ③上海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一批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由满洲里开往天津,一般应选用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水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22.下列运输方式中,能灵活机动地承担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是

    A.航空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23.与山东省地理状况不相符的是

    A.交通运输发达                         B.旅游资源丰富

    C.海洋渔业发达                         D.水力资源丰富

24.下列港口按纬度位置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连  ②青岛  ③连云港  ④烟台  ⑤秦皇岛

    A.①⑤④②③                           B.③②④①⑤

    C.⑤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⑤

25.台湾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和台风                           B.洪涝和干旱

    C.台风和地震                           D.沙尘暴和泥石流

26.下列旅游资源,不位于台湾的是

    A.日月潭风景区    B.阳阴山风景区    C.雁荡山风景区      D.赤嵌楼古迹

27.下列有关解决北京市区交通堵塞问题的讨论,你认为哪种观点不正确

    A.多修道路和立交桥

    B.提高公交车票价格,控制乘客数量

    C.鼓励居民大量购买轿车

    D.调整上下班时间,错开人流与车流高峰

28.福建省与海外侨胞、台湾澳同胞之间的商贸和文化交往日益增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独特优势是

    A.民俗文化        B.武夷山风景       C.戏曲之乡         D.处处有侨乡

29.明明的爸爸是水果商,他经常去下列地点采购水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去山东采购苹果                       B.去海南采购红枣

    C.去新疆采购葡萄                       D.去湖南采购柑橘

30.关于我国工业发展成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已经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的工业水平

    B.已经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工业生产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D.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第Ⅱ卷  综合分析题(5个小题,共40)

31.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8分)

    材料一新型农业

  “外向型农业”是指以出口创汇为主体的农业,所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旅游农业”又称观光农业,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除此之,“生态农业”“精确农业”等新型农业也正在蓬勃发展。

    材料二  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古老的保护生态的农业布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这种农业布局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这样,就把传统的“桑一蚕一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一蚕一气一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1)材料二中所述的农业发展模式是                                     (    )(2分)

    A.旅游农业                            B.生态农业

    C.立体农业                            D.传统的自然农业

(2)对照材料二中所述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发现,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南方丘陵山区出现的“以粮为纲,全面吹光,开山种粮,越种越荒”的状况,其原因在于      (    )(2分)

    A.没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

    B.季风气候下降水不稳定

    C.当地的土壤比较贫瘠

    D.开垦崇山峻岭破坏了原有地形

(3)就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来说,哪一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外向型农业?其农

  产品主要销往哪些地方?,(2分)

(4)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布局的形成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32.(15分)读“环渤海经济区略图”,回答问题。(1)环渤海经济区包括________工业区和_________工业区,它包括的省级行政区有北京、天津、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将下列数码或字母代号填注到图中的相应位置。

  矿产地:A.鞍山铁矿  B.迁安铁矿  C.辽河油田  D.大港油田  E.长芦盐场铁路线:①京哈线  ②京沪线   ③京广线

(3)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中心是________科技园区,该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

    A.工业体系门类齐全

    B.文化教育发达,科研人员众多

    C.矿产资源种类丰富

    D.水陆交通便利

(4)沈阳是我国最大的制造中心,其发展机械制造业的条件有:

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5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___________市

(2)②是___________铁路

(3)该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和“北京略图",回答问题。

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北京的主要供水源密云水库水量仅为常年的1/2。北京水资源承载人口为1200万,而目前北京人口已突破l500万,且仍以每年20万的速度在增加。北京地下水长期超采,地面大范围下沉,已影响到城市建设。

(1)北京地区的河流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由此可推断北京的地势是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试列举北京的城市职能。

(3)造成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问题?试列举你的解决办法。

35.亲身体验题。(4分)

    小明寒假期间从广州去哈尔滨度假,在他的旅行日记里有下列记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在出发地看到连片的甘蔗地,在到达地看到连片的甜菜地。”

    是否可信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广线经过的城市中,郑州和石家庄是棉纺织工业基地,武汉和鞍(山)本(溪)是大型钢铁工业基地。”

  是否可信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广线与浙赣线、湘黔线交会于长沙,京哈线与滨州线、滨绥线交会于哈尔滨。”     是否可信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京广线和京哈线是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连接了l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顺序列举小明沿途经过的10个省会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德州市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考生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项字母代号写在第Ⅱ卷的相应答案栏内。写在第Ⅰ卷无效,交卷时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20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德州市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请考生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项字母代号写在第II卷的相应答案栏内。写在第I卷无效,交卷时只交第II卷。

第I卷 (选择题,共20分)

试题详情

2007年枣庄市滕州八年级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7年枣庄市滕州七年级地理试题

试题详情

2007年枣庄市滕州市中考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全卷满分30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临沂市沂南县下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含10分卷面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号、座号填写清楚。

    3、规范书写,卷面整洁。答题一律用蓝黑钢笔,作图用铅笔

    4、卷面评分标准:一类卷10―9分,二类卷8―6分,三类卷5―3分,四类卷2―0分。

试题详情

2006-2007学年度聊城市临清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

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