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设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x.依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11.2g=4.8g MnO2 由 2KClO3=====2KCl+3O2↑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3?天桥区一模)有某固体混合物,已知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FeCl3、NaCl、NH4NO3、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探究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测试气体A,试纸变
色;C的化学式为:
Cu(OH)2
Cu(OH)2

(2)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FeCl3
FeCl3
(写化学式).
(3)在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NO3-
NO3-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5)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NaCl
NaCl
,要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成分,可用溶液D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向溶液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NaCl;若不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混合物中不含有NaCl
向溶液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NaCl;若不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混合物中不含有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欲探究一固体粉末状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FeCl3、Fe(NO33、BaCO3、NH4N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E的化学式为
NH3
NH3

(2)在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BaCO3、NH4NO3
BaCO3、NH4NO3

(3)溶液G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写离子符号)
Na+
Na+

(4)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FeCl3、Fe(NO33
FeCl3、Fe(NO33
,得此结论的理由
因D是黄色溶液,此溶液一定存在Fe3+,在FeCl3与Fe(NO33的溶液中均含Fe3+,且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FeCl3与Fe(NO33的存在情况
因D是黄色溶液,此溶液一定存在Fe3+,在FeCl3与Fe(NO33的溶液中均含Fe3+,且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不能确定原混合物中FeCl3与Fe(NO33的存在情况

(5)要确定(4)中物质存在的情况,取无色溶液G进一步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溶液G于试管中,加入少许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FeCl3,可能含有Fe(NO33;如果没有白色沉淀,则样品中不含FeCl3,就一定含有Fe(NO33
取少量溶液G于试管中,加入少许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FeCl3,可能含有Fe(NO33;如果没有白色沉淀,则样品中不含FeCl3,就一定含有Fe(NO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扬中市模拟)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
  △  
.
 
Na2CO3+C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c
c
(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
吸收甲装置可能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吸收甲装置可能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吸收末反应的NH3
吸收末反应的NH3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
过滤
过滤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
a
a
管通入
氨气
氨气
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往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往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4)“纯碱中常常会混有少量氯化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一包纯碱(只考虑含氯化钠)为研究对象,探究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
【实验设计】
甲方案
Ⅰ.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Ⅱ.操作步骤:称取13.25g纯碱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白色沉淀10.00g.
Ⅲ.数据处理: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计算过程:
解:设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10.00g
106
100
=
x
10.00g

x=10.6g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6g
13.25g
×100%=80%
解:设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10.00g
106
100
=
x
10.00g

x=10.6g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6g
13.25g
×100%=80%


乙方案
I.设计思路:根据样品(质量为a g)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质量为b g),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II.实验结论:
(1)当a、b的质量关系满足
a
b
=
53
22
(或22a=53b;或a=
53
22
b等)
a
b
=
53
22
(或22a=53b;或a=
53
22
b等)
(填写含a、b字母的表达式,下同)时,纯碱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100%.
(2)当a、b的质量关系满足
a
b
53
22
a
b
53
22
时,纯碱样品室有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53b
22a
×100%
53b
22a
×100%

【实验评价】
误差分析:
(一)甲方案中,白色沉淀的质量在过滤、干燥等操作过程中会有所损耗,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小.如果将氯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钡溶液,则可以使误差减小,理由是
BaCl2比Ca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产生的沉淀质量大,称量误差小
BaCl2比Ca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产生的沉淀质量大,称量误差小

(二)乙方案中,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溶解于水而没有全部逸出,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璐和小磊合作测定盐酸、硫酸组成的混合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设计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实验:
[实验1]取20g该混合酸并分成4等份,分别加入一定量未知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记录如下: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加入BaCl2溶液的质量/g 15 20 25 30
反应得到的沉淀的质量/g 1.398 1.864 2.330 2.330
[实验2]将实验1中的第4份反应液过滤,再向滤液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通过pH测定仪打印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关系如图:
[数据处理]
小璐依据[实验1]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混合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小磊依据[实验2]求混合酸中HCl的质量分数,过程如下:
解:设混合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ω.
HCl+NaOH=NaCl+H2O
36.5   40
20g
4
×ω 10g×10%
解得:ω=0.1825=18.25%
现请你参与探究并完成相关问题.
(1)[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H2SO4=2HCl+BaSO4↓.
BaCl2+H2SO4=2HCl+BaSO4↓.

(2)根据小璐的计算,测出原混合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反思交流]小磊计算出混合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会
偏高
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理由是
因为BaCl2与H2SO4反应后有盐酸生成,从而使滤液中的盐酸的质量增大.
因为BaCl2与H2SO4反应后有盐酸生成,从而使滤液中的盐酸的质量增大.

(如“无影响”,本空不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有一瓶试剂的标签破损不清如图,甲、乙、丙三位同学对它的主要成分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酸;
乙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碱;
丙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盐;
(1)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2)丙同学证实该物质是一种氮肥,则化学式是
NH4Cl
NH4Cl

(3)甲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
氯化钾 氯化钙 氯化钠 氯化镁 氯化铝 氯化锌 氯化亚铁 氯化铜
KCl CaCl2 NaCl MgCl2 AlCl3 ZnCl2 FeCl2 CuCl2
反思:
①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
金属的活动性
金属的活动性
顺序归纳整理的.
②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因此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据此分析上述盐溶液也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种与上述盐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名称:
硝酸银
硝酸银

(4)小组同学探究: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a.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Na2CO3
Na2CO3

b.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的稀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
没有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c.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
增大
增大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