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在常温下.往20 L的密闭容器内通入a mol氢气和b mol氧气.已知a≤4.b≤4.且a.b均是正整数.点燃后充分反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容器内的气体密度的最大值可能是( ) A. 5.6 g/L B.9.6 g/L C.4.8 g/L D. 56 g/L Ⅱ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常温下,往20 L的密闭容器内通入a mol氢气和b mol氧气,已知a≤4,b≤4,且a、b均是正整数,点燃后充分反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容器内的气体(水蒸气忽略不计)密度的最大值可能是

     A. 5.6 g/L      B.9.6 g/L        C.4.8 g/L       D. 56 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所以“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1)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C+ ___ KMnO4+ ____ H2SO4→____CO2↑+ ____MnSO4 + ____K2SO4+ ____H2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 (g)+CO2 (g) 。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的真空容器(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

N2

CO2

0

1.00

0

0

10

0.58

0.21

0.21

20

0.40

0.30

0.30

30

0.40

0.30

0.30

40

0.32

0.34

0.17

50

0.32

0.34

0.17

①0min~10min以v(CO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 2v(NO)()= v(N2)()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如图表示CO 2的逆反应速率[v­(CO 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请在图中画出在30min改变上述条件时在40min 时刻再次达平衡的变化曲线。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 = -1275.6 kJ/mol   K1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 = -566.0 kJ/mol    K2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成最简整数的形式),并用K1和K2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5)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lg1×10-3=3。右图为,H2CO3在通入HCl或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平衡时溶液中三种成分的pC—pH图。由图可知:若往碳酸钠溶液加入盐酸至pH约为      时有CO2气体放出 , 若往0.001mol/L通入HCl至图中A点(为两曲线的交点,纵坐标约为3.3)时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从大到小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