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① . ② . (2)① .②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与氯气反应后生成的二氯甲烷,有邻二氯甲烷和对二氯甲烷两种同分异构体

B.2—甲基—2—丙烯与1—丁烯互为同系物

C.根据苯的凯库勒式()可知邻二氯甲苯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可用式子(C6H10O5)n表示,但两不是同系物,也是互为同分异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 甲、乙两个研究小组,用以下两种方法由Cu粉制Cu(NO3)2溶液。

  (1)甲组用a g Cu粉,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充分反应,然后将生成的CuO全部溶于适量的稀HNO3溶液中,制得Cu(NO3)2溶液。则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是               

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2)乙组用a g Cu粉全部溶于一定量的浓HNO3中,测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b L

(不考虑NO2转化成N2O4)。则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mol。

为消除污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并同时通入O2,使生成的气体完全溶于水,则消耗O2的物质的量是        mol;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产物只有NaNO3、NaNO2和H2O,则生成NaNO2的物质的量是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答案可能不唯一)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中需用60mL 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

E、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橙色变为红色;

F、配制溶液和中和滴定的两个实验中,若在最后一次读数均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都偏大。

Ⅱ . 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较多量的饱和氯水并测定饱和氯水的pH。

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装置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装置丁:           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氯水已饱和的现象是                                           。

(3)制取结束时,装置丙的液体中含有的微粒是             (用微粒符号表示 );

(4)若撤去装置乙,直接将装置甲和丙相连。这样做对实验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测定饱和氯水的pH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设计:证明NaOH固体在空气中放置部分变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答案可能不唯一)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中需用60mL 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

E、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橙色变为红色;

F、配制溶液和中和滴定的两个实验中,若在最后一次读数均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都偏大。

Ⅱ . 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较多量的饱和氯水并测定饱和氯水的pH。

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装置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丁:          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氯水已饱和的现象是                                          。

(3)制取结束时,装置丙的液体中含有的微粒是             (用微粒符号表示);

(4)若撤去装置乙,直接将装置甲和丙相连。这样做对实验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测定饱和氯水的pH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设计:证明NaOH固体在空气中放置部分变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A、B、C、 D、 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 NH3·H2O、 CH3COOH 、HCl 、NH4HSO4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1 L pH=3的A溶液分别与0.001mol·LxL B溶液、0.001mol·L1  yL D溶液充分反应至中性,x、y大小关系为: y<x
②浓度均为0.1mol·L1A和E溶液,pH:A<E;
③浓度均为0.1mol·L1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D是     溶液,判断理由是                 
(2) 用水稀释0.1 mol·L1B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填写序号)
;                              ② 
c(H+)和c(OH-)的乘积        ④ OH的物质的量
(3)OH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E>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E
③参加反应的锌粉物质的量A=E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 E>A
⑤A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⑥E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B和C混合后溶液,升高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pH随温度变化如右图中的_________曲线(填写序号) 。

(5)室温下,向0.01mol·L1 C溶液中滴加0.01mol·L1 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