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1) . (2) . (3) . (4)① .② . (5) , . (6) .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分)(1)A、B、D为短周期元素,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元素

A

B

D

性质或结构信息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单质能助燃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简单离子在本周期中半径最小

①第一电离能:A      B(填“>”、“=”、“<”),基态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②B和D由共价键形成的某化合物BD在2200℃开始分解,BD的晶体类型为                

(2)发展煤的液化技术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关于煤液化技术的高效催化剂研发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已知:煤可以先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从而实现液化。

   ①某含铜离子的离子结构如右图所示:

在该离子内部微粒间作用力的类型有:         (填字母)。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  E.范德华力  F.氢键

②煤液化获得甲醇,再经催化得到重要工业原料甲醛(HCHO),甲醇的沸点为65℃,甲醛的沸点为-21℃,两者均易溶于水。甲醇的沸点比甲醛高是因为甲醇分子间存在着氢键,而甲醛分子间没有氢键。甲醇和甲醛均溶于水,是因为它们均可以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请你说明甲醛分子间没有氢键的原因是                                                 

③甲醇分子中,进行sp3杂化的原子有         ,甲醛与H2发生加成反应,当生成1mol甲醇时,断裂的∏键的数目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3分) (1)(3分)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请把与下面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a、b、c、d)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   。  ②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③F-、 Na+ 、Mg2+、Al3+的离子半径  ▲ 

  

    (2)(10分)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

3∶4;N-、Z+、X+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①Y和M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②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若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               

进水的电离,则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      ▲    ,B的化学式是     ▲    

③Z与Y形成的稳定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④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写出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M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3分)(1)A、B、D为短周期元素,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元素

A

B

D

性质或结构信息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单质能助燃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简单离子在本周期中半径最小

①第一电离能:A      B(填“>”、“=”、“<”),基态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②B和D由共价键形成的某化合物BD在2200℃开始分解,BD的晶体类型为                

(2)发展煤的液化技术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关于煤液化技术的高效催化剂研发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已知:煤可以先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从而实现液化。

   ①某含铜离子的离子结构如右图所示:

在该离子内部微粒间作用力的类型有:          (填字母)。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  E.范德华力  F.氢键

②煤液化获得甲醇,再经催化得到重要工业原料甲醛(HCHO),甲醇的沸点为65℃,甲醛的沸点为-21℃,两者均易溶于水。甲醇的沸点比甲醛高是因为甲醇分子间存在着氢键,而甲醛分子间没有氢键。甲醇和甲醛均溶于水,是因为它们均可以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请你说明甲醛分子间没有氢键的原因是                                                 

③甲醇分子中,进行sp3杂化的原子有         ,甲醛与H2发生加成反应,当生成1mol甲醇时,断裂的∏键的数目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l        Si(填“>”或:“<”)

(2)基态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硅烷(SinH2n+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系的原因是       

(4)硼砂是含结晶水的四硼酸钠,其阴离子Xm—(含B、O、H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右下图所示:

①在Xm—中,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        ;配位键存在于           原子之间(填原子的数字标号);

m=            填数字)。

②硼砂晶体由Na+、Xm—和H2O构成,它们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      (填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范德华力       E.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13分) (1)(3分)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请把与下面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a、b、c、d)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  。  ②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③F-、 Na+ 、Mg2+、Al3+的离子半径  ▲ 

(2)(10分)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
3∶4;N-、Z+、X+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①Y和M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②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若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                
进水的电离,则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      ▲   ,B的化学式是     ▲    
③Z与Y形成的稳定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④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写出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M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