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总结:4.物质的量的表达式(粒子的总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物质的量n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推论:两种微粒的物质的量之比与二者个数比有何关系?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归纳总结是学习与研究化学行之有效的方法,某同学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作出如下归纳:
①固体的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
②给出质子能力:CH3COOH>CH3CH2OH>H2O
③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c(NH+4):(NH42SO4>(NH42CO3>NH4Cl
④微粒半径:r(H+)>r(H)>r(H-
⑤熔沸点:H2S>H2Se>H2O
⑥不活泼金属单质一定不能与活泼盐溶液反应
以上归纳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宜春模拟)一般较强酸可制取较弱酸,这是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之一.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6种溶液的pH: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8.1 8.8 11.6 10.3 11.1 11.3
(1)①请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BC
BC
(填编号).
A.CH3COOH+NaCN═CH3COONa+HCN
B.CO2+H2O+2NaClO═Na2CO3+2HClO
C.2HCN+Na2CO3-→2NaCN+CO2+H2O
D.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
E.CO2+H2O+C6H5ONa-→NaHCO3+C6H5OH
②已知HA、H2B是两种弱酸,存在以下关系:H2B(少量)+2A-=B2-+2HA,则A-、B2-、HB-三种阴离子结合H+的难易顺序为
A->B2->HB-
A->B2->HB-

(2)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他规律.下列变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 ②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固体  ③蒸发KCl和NaNO3的混合溶液,首先析出NaCl晶体.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为
由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向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的方向进行
由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向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的方向进行

(3)常温下某电解质溶解在水中后,溶液中的c(H+)=10-9mol?L-1,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CD
CD
(填序号).
A. CuSO4     B. HCl   C. Na2S     D.NaOH   E.K2SO4
(4)常温下,将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结果溶液均呈中性.
①浓度为1.0×l0-3mol.L-1的氨水b L;
②c(OH -)=1.0×10-3mol.L-l的氨水c L;
③c(OH-)=1.0×10-3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d L.
则a、b、c、d之间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b>a=d>c
b>a=d>c

(5)一定温度下,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三份溶液:①NaOH、②CH3COOH、③CH3COONa分别加等量水,pH变化最小的是
(填编号).一定温度下,向等体积纯水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H3COONa和NaCN,两溶液中阴离子的总物质的量分别为n1和n2,则n1和n2的关系为n1
n2(填“>”、“<”或“=”).
(6)己知常温时Ksp(AgCl)=1.8×10-10mol2?L-2,向50mL 0.018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0.020mol?L-1的盐酸,则c(Ag+)=
1.8×10-7mol/L
1.8×10-7mol/L
,此时所得混合溶液的pH=
2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复分解反应存在这样一个规律:较强酸可制取较弱酸.中和反应、盐类的水解也是复分解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中和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中,弱酸强碱盐中弱酸根离子对应的弱酸越弱,其盐越容易发生水解.
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6种溶液的pH: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8.8 8.1 11.6 10.3 11.1 11.3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D
AD
(填编号).
A.CO2+H2O+2NaClO═Na2CO3+2HClO
B.CO2+H2O+NaClO═NaHCO3+HClO
C.CO2+H2O+C6H5ONa-→NaHCO3+C6H5OH
D.CO2+H2O+2C6H5ONa-→Na2CO3+2C6H5OH
E.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
F.CH3COOH+NaCN═CH3COONa+HCN
(2)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他的规律.下列变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
②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固体
③蒸发KCl和NaNO3的混合溶液,首先析出NaCl晶体.
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为
反应能够由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向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的方向进行
反应能够由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向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的方向进行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5mol/L的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中,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④②③⑤
①④②③⑤
(填编号).
①C6H5OH(苯酚) ②CH3COOH ③HClO4 ④HClO ⑤H2SO4
(4)一定温度下,向等体积纯水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①NaOH、②CH3COOH、③NaClO,则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填编号).
(5)25℃时,M酸溶液的pH=a,N碱溶液的pH=b.
①若X为强酸,Y为强碱,且a+b=14,若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7
7
,此时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阴离子浓度,其原因可能是
酸为二元强酸,碱为一元强碱
酸为二元强酸,碱为一元强碱

②若X的化学式为HR,Y的化学式为MOH,且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离子为
R-
R-
(填离子符号);混合后的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c e
c e
(填序号).
a  c(MOH)>c(M+)>c(R-)>c(H+)>c(OH-
b  c(HR)>c(M+)>c(R-)>c(OH-)>c(H+
c  c(R-)>c(M+)>c(H+)>c(OH-
d  c(M+)>c(R-)>c(OH-)>c(H+
e  c(M+)+c(H+)=c(R-)+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归纳整理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了氧族元素的各种性质后,可归纳整理出如下表所示的表格(部分).
性质\元素 8O 16S 34Se 52Te
单质熔点(℃) -218.4 113 217 450
单质沸点(℃) -183 444.6 685 1390
主要化合价 -2 -2,+4,+6 -2,+4,+6
原子半径 逐渐增大
单质与H2反应情况 点燃时易化合 加热化合 加热难化合 不能直接化合
请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碲的化合价可能有
-2,+4,+6
-2,+4,+6

(2)氢硒酸有较强的
还原性
还原性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因此放在空气中长期保存易变质,其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e+O2=2H2O+2Se↓
2H2Se+O2=2H2O+2Se↓

(3)工业上Al2Te3可用来制备H2Te,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
1
Al2Te3+
6H2O
6H2O
 一
2
2
Al(OH)3↓+
3
3
H2Te↑
(4)已知在常温下,H2和S反应生成17g H2S放出56.1KJ的热量,试写出硫化氢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H2S(g)=H2(g)+S(s)△Η=+112.2kJ?mol-1
H2S(g)=H2(g)+S(s)△Η=+112.2kJ?mol-1

(5)右图所示为上述表格中氧族元素单质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氧族中某一元素的单质,△H为相同物质的量的单质与H2反应的反应热.则:b代表
,d代表
氧气
氧气
(均写单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一定都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之比为2:1
③pH相等的四种溶液:a.;b.;c.;d.。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d、b、c、a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

A.③⑤⑥B.③④⑥C.④⑤⑥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