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2.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化学实验. [学习重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学习难点]设计探究实验研究引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自主学习] [温故知新] 质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和 是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在化学反应中也要遵循这两条定律. [新知识导航]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1?巢湖二模)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海波,它可看成是用一个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而形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并通过实验探究Na2S2O4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Na2S2O3与Na2SO4结构相似,化学性质是否也相似呢?
[实验探究]取适量Na2S2O4晶体,溶于水中制成Na2S2O3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探究① A.
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a.溶液pH=8 i.
S2O32-+H2O?HS2O3-+OH-
S2O32-+H2O?HS2O3-+OH-
B.向pH=2的硫酸中滴加Na2S2O3溶液 b.
有淡黄色沉淀(或乳白色浑浊)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有淡黄色沉淀(或乳白色浑浊)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ii.S2O32一+2H+
S↓+SO2↑+H2O
探究② C.向新制氯水(pH<2)中滴加少量Na2S2O3溶液 c.氯水颜色变浅 iii.
S2O32-+4C12+5H2O=2SO42-+8C1-+10H+
S2O32-+4C12+5H2O=2SO42-+8C1-+10H+
[实验结论]探究①:
Na2S2O3呈碱性,能与强酸反应
Na2S2O3呈碱性,能与强酸反应

探究②:
具有还原性
具有还原性

[问题讨论]
(1)甲同学向“探究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据此认为氯水可将Na2S2O3氧化.你认为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因氯水过量,氯水中同样含有Cl-
不正确,因氯水过量,氯水中同样含有Cl-

(2)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a2S2O3被氯水氧化.你的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Na2S2O3能被氯水氧化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Na2S2O3能被氯水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学习小组为证明并观察铜与稀HNO3反应的产物是NO,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完成下述的实验报告。

(1)实验仪器:试管、导管、烧杯、棉花、注射器。

(2)实验药品:铜丝、稀硝酸、烧碱溶液、铁粉、CaCO3颗粒。

(3)实验原理:

铜与稀硝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实验步骤:

①实验开始时,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检验装置的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药品         ,然后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塞紧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

④将铜丝向下移动插入试管液体中,使之与硝酸反应;

⑤将注射器插入试管口的橡皮塞中,向试管内推入空气。

(5)实验讨论:

①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                                              

②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                                              

③实验步骤⑤观察到的现象是                                        

(6)实验评价:

该装置的优点是(只填一个优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并进行相关探究,请帮忙完成以下探究。

(1)pC类似于pH,是指极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如某溶液中某溶质的浓度为1×103 mol/L,则该溶液中该溶质的pC=-lg(1×103)=3。如图为25℃时H2CO3溶液的pC-pH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若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

①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CO32________(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②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        

③人体血液里主要通过碳酸氢盐缓冲体系(H2CO3/HCO3)可以抵消少量酸或碱,维持pH7.4。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缓冲体系中的c(H+)/c(H2CO3)最终将        

A.变大             B.变小             C.基本不变         D.无法判断

(2)高温时,用CO还原MgSO4可制备高纯MgO。由MgO可制成“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其装置示意图如图,

该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 +3H2(g)  CH3OH(g) +H2O(g)  △H ;

①取五份等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

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热ΔH        0(填“>” “<”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投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 器

反应物

投入量

1molCO2

3molH2

a molCO2、b molH2

c molCH3OH(g)、c 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各物质浓度相同,且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某学习小组为证明并观察铜与稀HNO3反应的产物是NO,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下列药品完成实验,填写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供选择的药品:铜丝、稀硝酸、烧碱溶液、铁粉、CaCO3颗粒。

   (一)实验步骤:

   (1)实验开始时,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检验装置的           

   (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药品          ,其目的是                                     ;然后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塞紧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3)反应一段时间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

   (4)将铜丝向下移动插入试管液体中,使之与硝酸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将注射器插入试管口的橡皮塞中,向试管内推入空气,现象是

                                                              

   (二)问题探究: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前者

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认为可能是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