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化学反应一般是以热量和功的形式跟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而其中多以热量的形式进行能量交换. (1)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生成物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不同. (2)任何化学反应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都遵循能量守恒.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学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催化设施,可以将汽车尾气中CONO转化为无害气体

B.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不一定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D.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使用清洁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催化设施,可以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转化为无害气体

B.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不一定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D.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使用清洁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1)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下图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

(2)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4NH3+3F2NF3+3NH4F

①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_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

②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BF3与一定量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

①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__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e.氢键 f.范德华力

②R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_______杂化。

(4)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Ka=1.1 ×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杨酸)_______Ka(苯酚)(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进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乙酸乙酯与H218O混合后,用稀硫酸作催化剂,借以判断乙酸乙酯水解时分子中共价键的断裂情况,该方法应称为同位素示踪法

B.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常用质谱仪,分子结构测定方法主要是用红外光谱等

C.C6H5—OH能与浓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甲苯却不能与浓溴水反应,说明苯酚分子中由于苯环影响,使羟基上H原子变得活泼

D.某有机物C分子式为C11H14O2,其1H—NMR图谱:(峰右侧或上面的数字表示H的个数,且知:7.2ppm(5H)为苯基),可推测该有机物可能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已学知识对下列实验进行分析并填空:
Ⅰ.(8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完成
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
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实验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夹持装置已略去)。A、B、C三个胶头滴管分别是氯酸钾溶液、NaBr溶液、淀粉KI溶液。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氯酸钾溶液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乙同学具体操作如下:
①先挤压胶体滴管A,使少量溶液滴入烧瓶内;
②挤压体滴管B,使稍过量溶液滴入烧瓶内,充分反应。写出该操作中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③再挤压体滴管C,使少量溶液滴入烧瓶内,可观察到                 
(3)根据甲乙同学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II.(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