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和验证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 [典例解析] 例1.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 ③① D. ①②③ [分析]:加入NH4SCN证明无Fe3+.再加Cl2水,如有Fe2+则可被氧化为Fe3+而使NH4SCN变红色.KMnO4也能氧化Fe2+.但KMnO4本身为紫色.使Fe3+和NH4SCN显色不易观察. [解答]:C [启示]: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要抓住价态.从铁元素三种价态的相互转化去认识铁及其化合物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要熟记Fe3+遇SCN- 会生成红色物质的特性. 例2.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 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 ②Fe与过量稀H2SO4反应后.再向其中加KNO3, ③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只有①② 全部 [分析] 本题涉及0价铁变为+3价铁.+2价铁变为+3价铁及+3价铁变为+2价铁.应从氧化剂的强弱.反应条件及反应物间的相对量进行分析. ①中的Cl2氧化性强.它能将铁氧化为+3价.由于不是在溶液中反应.因此过量的铁不会将氯化铁还原. ②中Fe与稀H2SO4反应只能生成Fe2+.但要注意.由于稀H2SO4过量.加入KNO3后.H+. NO3-能将Fe2+氧化成Fe3+. ③从表面上看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实际上也发生了Fe2+被H+和 NO3-氧化的反应. ④中首先发生Fe与盐酸生成FeCl2.Fe2O3与盐酸生成FeCl3的反应.但题中未给出反应物间相对量的关系.若铁是足量的.则能将生成的FeCl3全部还原为FeCl2. [解答]:C [点拨]:铁的0价.+2价.+3价在一定条件下均可相互转化.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应善于抓住转化的条件.挖掘出隐含的反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两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

(1)一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已知:

   2Fe + 6H2SO4(浓)  Fe2(SO4)3 + 3SO2↑+ 6H2O。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过量的铁屑和一定量的浓硫酸放入烧瓶,塞紧橡皮塞,开始计时。

t1时开始加热,在铁屑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控制反应温度基本不

变。甲同学将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粗略地表示为图2。

在0~t1时间段,铁屑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在浓硫酸中发生了       ;t1~t2时间段,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②t2时,取少量反应液,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红色褪去。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乙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你的另一种假设是            ;为了验证你的假设,请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案                            

(2)另一组同学对铁和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HNO3只被还原成NO,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的取值范围是        ;为证实上述混合液中含有Fe2+,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先取样,再加入             试剂,观察到溶液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时,可以说明Fe2+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两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

(1)一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已知:

   2Fe + 6H2SO4(浓)  Fe2(SO4)3+ 3SO2↑+ 6H2O。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过量的铁屑和一定量的浓硫酸放入烧瓶,塞紧橡皮塞,开始计时。

t1时开始加热,在铁屑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控制反应温度基本不

变。甲同学将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粗略地表示为图2。

在0~t1时间段,铁屑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在浓硫酸中发生了       ;t1~t2时间段,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②t2时,取少量反应液,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红色褪去。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乙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你的另一种假设是           ;为了验证你的假设,请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案                            

(2)另一组同学对铁和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HNO3只被还原成NO,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的取值范围是        ;为证实上述混合液中含有Fe2+,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先取样,再加入            试剂,观察到溶液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时,可以说明Fe2+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两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
(1)一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已知:
2Fe + 6H2SO4(浓)  Fe2(SO4)3 + 3SO2↑+ 6H2O。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过量的铁屑和一定量的浓硫酸放入烧瓶,塞紧橡皮塞,开始计时。
t1时开始加热,在铁屑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控制反应温度基本不
变。甲同学将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粗略地表示为图2。

在0~t1时间段,铁屑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在浓硫酸中发生了      ;t1~t2时间段,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②t2时,取少量反应液,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红色褪去。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乙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你的另一种假设是           ;为了验证你的假设,请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案                            
(2)另一组同学对铁和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HNO3只被还原成NO,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的取值范围是       ;为证实上述混合液中含有Fe2+,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先取样,再加入            试剂,观察到溶液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时,可以说明Fe2+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两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

(1)一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已知:

   2Fe + 6H2SO4(浓)  Fe2(SO4)3 + 3SO2↑+ 6H2O。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过量的铁屑和一定量的浓硫酸放入烧瓶,塞紧橡皮塞,开始计时。

t1时开始加热,在铁屑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控制反应温度基本不

变。甲同学将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粗略地表示为图2。

在0~t1时间段,铁屑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在浓硫酸中发生了       ;t1~t2时间段,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②t2时,取少量反应液,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红色褪去。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乙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你的另一种假设是            ;为了验证你的假设,请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案                            

(2)另一组同学对铁和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HNO3只被还原成NO,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的取值范围是        ;为证实上述混合液中含有Fe2+,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先取样,再加入             试剂,观察到溶液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时,可以说明Fe2+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两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

(1)一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已知:

   2Fe + 6H2SO4(浓)  Fe2(SO4)3 + 3SO2↑+ 6H2O。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过量的铁屑和一定量的浓硫酸放入烧瓶,塞紧橡皮塞,开始计时。

t1时开始加热,在铁屑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控制反应温度基本不

变。甲同学将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粗略地表示为图2。

在0~t1时间段,铁屑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在浓硫酸中发生了       ;t1~t2时间段,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②t2时,取少量反应液,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红色褪去。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乙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你的另一种假设是            ;为了验证你的假设,请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案                            

(2)另一组同学对铁和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HNO3只被还原成NO,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的取值范围是        ;为证实上述混合液中含有Fe2+,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先取样,再加入             试剂,观察到溶液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时,可以说明Fe2+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