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解析:(1)图中①地区是西北内陆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2)图中②地区是内蒙古大草原.其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度农垦.过度放牧.植被遭破坏.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建设的巨大的生态工程是营造“三北 防护林.(3)图中③地区是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产生的影响和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是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泛滥成灾. 答案:(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2)过度农垦.过度放牧.植被遭破坏 营造“三北 防护林 (3)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泛滥成灾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 “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下图为海水西调入疆构思图,据此回答1-3题。

1.据图分析,“引渤入新”调水线路不经过下面哪个地形区(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河西走廊   D.塔里木盆地

2.有关“引渤入新”调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调水沿线会加重盐碱化程度     B.可以缓解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C.可以加剧输水地区水循环      D.塔里木盆地将成为外流区

3.图中A、B、C三地自然带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水分和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 “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下图为海水西调入疆构思图,据此回答3题。

33.据图分析,“引渤入新”调水

线路不经过下面哪个地形区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河西走廊     D.塔里木盆地

34.有关“引渤入新”调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水沿线会加重盐碱化程度         B.可以缓解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C.可以加剧输水地区水循环           D.塔里木盆地将成为外流区

35.图中A、B、C三地自然带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水分和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 “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下图为海水西调入疆构思图,据此回答3题。

33.据图分析,“引渤入新”调水

线路不经过下面哪个地形区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河西走廊     D.塔里木盆地

34.有关“引渤入新”调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水沿线会加重盐碱化程度         B.可以缓解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C.可以加剧输水地区水循环           D.塔里木盆地将成为外流区

35.图中A、B、C三地自然带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水分和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据报载,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已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内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 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 000多万亩,人均收入增加500至1 000元。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 350万人。
(1)从干湿地区看,西部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区。
(2)在年降水量少于______毫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3)结合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①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H环节外,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I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字母是______________。能使I的储水量增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提高集雨工程水质,应改变当地农民________等传统习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