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6-9题 6.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三阶段的是 A.美国.加拿大 B.澳大利亚.韩国 C.巴西.埃及 D.中国.新加坡 7.图中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较低.根本的原因在于 A.第一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低出生率引起的 B.第四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高出生率引起的 C.第一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高死亡率引起的 D.第四阶段的低自然增长率是由低死亡率引起的 8.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 A.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四阶段 9.“十五 计划中要求把我田 人口控制在13.3亿.为此我国应采取的人口模式是 A.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四阶段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图为2011年1~3月全球三次破坏性地震分布示意图。

材料2:下表为震级、震源深度与烈度关系表。

材料3:美国西部时间(西八区)2011年3月11日7时30分,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抵达美国加利福尼亚沿海。尽管采取了防范措施,但威力较大的巨浪,还是冲毁了不少沿海码头建筑物,许多小船因为来不及转移到安全地带而遭大浪破坏,至少有5人被海浪卷走。

(1)当日本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地震引发的海啸,从日本附近海域到美国加利福尼亚沿海,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

(2)有关日本发生的特大地震,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为8.4级,美国测定为8.9级,日本测定为9级。这说明(  )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B.中国的地震测量技术比美国、日本落后

C.不同地点、不同测站对某次地震的测量会有误差

D.离地震发生地越近,测量越准确

(3)材料1中所示三次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地震带。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来看,这些地震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材料可知,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与2010年9月4日新西兰发生的7.2级地震相比,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发生的6.3级地震破坏性更大,死亡人数更多,其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了第十四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力争双边贸易额到2015年达到5 000亿美元,并把2012年定为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

材料二 2012年1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7.6级地震。2011年12月4日,印尼东北嘉马拉马火山突然喷发,释放出大量的火山灰。

材料三 下图是东南亚区域图。

(1)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印度尼西亚地震、火山频发的原因。(2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A、B两地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分)

(3)结合材料一,简述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的有利条件和意义。(4分)

(4)A地所在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我国进口能源运输的“咽喉要道”,我国每年约80%的进口石油都要经过该海峡。从缅甸皎漂到我国云南昆明的中缅油气管道中国段工程于2010年9月10日在云南昆明正式开工,简述我国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战略意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了第十四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力争双边贸易额到2015年达到5000亿美元,并把2012年定为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
材料二    2012年1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7.6级地震。2011年12月4日,印尼东北嘉马拉马火山突然喷发,释放出大量的火山灰。
材料三   下图是东南亚区域图。

(1)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印度尼西亚地震、火山频发的原因。(2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A、B两地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一,简述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的有利条件。(3分)
(4)A地所在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我国进口能源运输的“咽喉要道”,我国每年约80%的进口石油都要经过该海峡。从缅甸皎漂到我国云南昆明的中缅油气管道中国段工程于2010年9月10日在云南昆明正式开工,简述我国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战略意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了第十四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力争双边贸易额到2015年达到5000亿美元,并把2012年定为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

材料二    2012年1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7.6级地震。2011年12月4日,印尼东北嘉马拉马火山突然喷发,释放出大量的火山灰。

材料三   下图是东南亚区域图。

(1)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印度尼西亚地震、火山频发的原因。(2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A、B两地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一,简述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的有利条件。(3分)

(4)A地所在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我国进口能源运输的“咽喉要道”,我国每年约80%的进口石油都要经过该海峡。从缅甸皎漂到我国云南昆明的中缅油气管道中国段工程于2010年9月10日在云南昆明正式开工,简述我国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战略意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15为东亚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5

(1)说明太行山脉的地理意义。

石家庄与首尔各月降水量统计资料(单位:m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石家庄

3.9

7.4

11.3

17.8

36.9

56.7

141.7

148.3

48.1

27.3

13.2

5.1

首尔

21.6

23.6

45.8

77.0

102.2

133.3

327.9

348.0

137.6

49.3

53.0

24.9

(2)运用数据,概括石家庄和首尔两城市全年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3)简述黄河的甲河段多发凌汛的原因。

(4)渤海西部和西北部沿岸,是我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依据相关地理知识,简述乙地海盐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