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解析:甲省是云南省.在这里开展的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是并不是无消耗.无损害的.经济欠发达是该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不利条件,傣族的泼水节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文化景观与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 答案:A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
资料1: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
资料2:G省地处云贵高原,下图和表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下图、表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表: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

坡度范围
<13°
13°-17°
17°-21°
>21°
地形坡度
-0.17
-0.73
-0.66
-0.24
土地开垦率
0.54
0.76
0.78
0.44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根据图16,在     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     m的区间。
【小题2】根据表2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                ;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填正确项字母)。
A.土地开垦过度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C.降水丰富D.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
【小题3】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       (填正确项字母)。
A.云贵高原B.珠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D.山东丘陵
【小题4】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2001年和2011年我国五省区各种作物的投入比重(%)。据表分析相关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2001

2011

 

谷物

豆类

糖类

油料

棉花

蔬菜

谷物

豆类

糖类

油料

棉花

蔬菜

28.74

0.00

2.34

0.00

50.56

18.36

26.80

0.00

1.79

0.00

49.71

21.70

40.69

23.41

1.77

0.00

0.00

34.13

61.56

16.24

0.70

0.00

0.00

21.50

江西

46.56

0.00

0.00

7.44

2.85

43.15

52.80

0.00

0.00

7.72

3.33

36.15

浙江

35.03

0.00

0.00

5.06

1.08

58.83

16.44

0.00

0.00

2.01

0.00

81.55

15.04

0.00

4.68

2.61

0.00

77.67

19.31

0.00

7.99

0.00

0.00

72.70

1.甲、乙、丙三省可能分别是

A.黑、新、滇????????????? ????????????? ??? B.新、黑、琼

C.琼、豫、黑????????????? ????????????? ????????????? D.冀、琼、黑

2.分析表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省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B.江西以谷物生产为主,是因为平原面积广大

C.浙江谷物投入比重降低,是因为种植结构调整

D.乙省蔬菜投人比重降低是由于退耕还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

  资料1: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

  资料2:G省地处云贵高原,图16和表2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图16、表2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表2: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

坡度范围

<13°

13°-17°

17°-21°

>21°

地形坡度

-0.17

-0.73

-0.66

-0.24

土地开垦率

0.54

0.76

0.78

0.44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根据图16,在      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      m的区间。

根据表2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                  ;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填正确项字母)。

 A.土地开垦过度   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降水丰富    D.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

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        (填正确项字母)。

     A.云贵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山东丘陵

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

资料一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

资料二G省地处云贵高原,下图和下表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下图下表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一(4)题。

(1)根据图,在______________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____m的区间。

(2)根据表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土地开垦过度    

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降水丰富     

D.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

(3)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云贵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山东丘陵

(4)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两个三角洲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

(2)铁路线:H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已建立了两座核电站,其中位于甲图地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核电站,位于乙图内的是________________核电站。在这两个地区建设核电站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4)甲图地区的沿江沿海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基地,两地区共同的一种纺织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乙图地区的农业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

(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崛起,使乙地受到严重挑战。与甲图所示地区相比,乙图所示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处于劣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