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等压面分析 (1)等压面是气压相等的面.从等压面(线)的定义看.PA′=PB′=1000 mb PD′=PC′=500mb. (2)从气压概念看.在L1. L2空气柱中.距离地面愈近.空气柱越长.则气压值越高.所以气压值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即PA′>PA.PD>PD′.PB>PB′.PC′>PC. (3)从同一海拔高度看.如hl.由于PB>PB′.PA′>PA.且PA ′=PB′.所以PB>PA即在同一高度上已出现了气压差.气压值高的为高气压区.反之为低气压区.同理在h2高度上.也有高.低压之差. (4)A点相对于B点.C点相对于D点来说都是低压区.其附近等压面(线)向下弯曲.B.D两点为高压区.等压面(线)向上弯曲. (5)D点为高压区.A点虽然为低压区.但是PA>PD.所以应注意高.低压的比较是指同一高度上的差异.而非垂直方向上的比较. (6)综合以上分析.A.B.C.D四点气压值大小排列应为PB>PA>PD>Pc. [例6]上图为某地海拔1千米附近的等压面分布状况.读图后回答: (1)A与B处相比. 处气压高. 处气压低.因为 . (2)与A.B两处垂直对应的近地面相比. 处气压高. 处气压低.理由是 . [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等压面在A处上凸.在B处下凹.A处在等压面下方.随高度降低.气压升高,B处在等压面上方.随高度升高.气压降低.因此.A处气压高于B处,B处对应的近地面气压高于A处对应的近地面气压.因为A处上空气压高于B处.说明其上的空气密度大.这是因为A处空气垂直上升所致.近地面因空气垂直上升.导致空气柱质量减少形成低气压.高空则形成高气压. [答案](1)A B A处在等压面下方.随高度降低.气压升高,B处在等压面上方.随高度升高.气压降低 (2)B A A处上空的空气密度大.这是因为A处空气垂直上升.近地面因空气垂直上升导致整个空气柱质量减小.形成低气压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等值线分布图(已知a<b<c<d),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则沿PQ线所作的剖面图应为(    )

2.结合上题结论分析,关于①②数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②都可能为c                                  B.①②都可能为b

C.①为b,②为c                                      D.若①为c,则②为d

3.若图中等值线为高空等压线,则                  (    )

A.①②的气压值一定相等                    B.甲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②的中心一定为下沉气流                  D.乙地一定吹偏东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与等压线是________关系;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是________关系;近地面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是________关系。

(3)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处为____;从气流状况看,乙为____,图中甲、乙两处最大气压差可能是 ____百帕(选择填空)。(3分)

    A.39<P<40          B.40<P<41

    C.44<p<45          D.30<p<31

(2)此时,北京与东京相比 ____ 的风力较大,分析原因。(3分)

(3)比较郑州、西安两地在气温、气压方面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4分)

(4)在图中用箭头标注西安的风向。(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处为____;从气流状况看,乙为____,图中甲、乙两处最大气压差可能是 ____百帕(选择填空)。(3分)

       A.39<P<40          B.40<P<41

       C.44<p<45          D.30<p<31

(2)此时,北京与东京相比 ____ 的风力较大,分析原因。(3分)

(3)比较郑州、西安两地在气温、气压方面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4分)

(4)在图中用箭头标注西安的风向。(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米,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是徒步登山、进行生态考察或旅游的主要路线。下面是某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考察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________、针阔混交林、________、高山草甸。当同学们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由大气压________所造成的。

(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________℃,因此,同学们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行装。当同学们到达3 400米以上,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的小径逐渐消失,这时同学们应用________等方法来确定方位。

(3)在秦岭南坡上,生息繁衍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最著名的有“国宝”大熊猫,这些大熊猫构成了一个种群。国家已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多”。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较正确?请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