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重重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这里降水极少.自然环境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干旱特征.但这里凡有水的地方大多水草丰美.瓜果飘香. (1)人们常用“三山夹两盆 来形容新疆的地形特征.“三山 是指 . 和 .“两盆 是指 和 . (2)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主要补给水源是 . (3)因为新疆深居内陆.为典型的 气候.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 作用强.有利于糖份的积累.而夜间气温低. 作用弱.能量损耗少.因此这里的瓜果特别甜.成为有名的“瓜果之乡 . (4)这里由于沙漠广布.古代“丝绸之路 主要是沿 经过的.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西部,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四川盆地气候常年暖湿,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当地人们利用微倾的地势,开挖了密如蛛网的人工河渠,进行自流灌溉。

材料2:据报道,新疆坎儿井研究会在位于吐鲁番伯西哈千佛洞遗址上,发现了一条千年坎儿井遗址。坎儿井是我国吐鲁番盆地引用地下水的特殊水利工程,工程主体由竖井、暗渠、蓄水池等组成。

(l)我国的四川盆地属于________(自然区),为气候,气候湿润,水网密布,当地农业种植作物以________等为主;吐鲁番盆地位于________(自然区),河流补给主要来自,农业生产需要解决____问题,种植作物有________等。

(2)下列有关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

B.地处亚欧大陆内部,交通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

C.外力作用形式多以冰川侵蚀为主,多荒漠

D.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绿洲地区有灌溉农业

(3)试分析我国吐鲁番盆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1)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西部省区有

①新疆 ②内蒙古 ③甘肃 ④宁夏 ⑤青海 ⑥陕西 ⑦山西

[  ]

A.①②⑦
B.①③
C.②⑤⑥
D.④

(2)西气东输中的“西气”主要来源于________盆地。“东输”的终点是________(省级行政区)。

(3)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由西向东途经的地区,自然带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由东向西途经的地区中,属于全国性农业生产基地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州号”载人飞船发射基地A是________。

(6)这条输气管道沿线,多经过平原地区,但需三次跨越________河,一次跨越________江,在山西与河南交界处还要翻越________山。

(7)假如你带领一个旅游团沿第二亚欧大陆桥赴俄罗斯考察,请在下列①~⑦备选文物遗迹中,找出沿陇海、兰新线附近可供参观的一组

①莫高窟 ②嘉峪关 ③都江堰 ④秦陵兵马俑 ⑤云冈石窟 ⑥北京故宫 ⑦龙门石窟

[  ]

A.①②③⑦
B.①②④⑦
C.①③④⑥
D.②④⑥⑦.

(8)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大体路线为:_____________。

(9)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悠久,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请列举陕西省境内的历史文化遗迹(至少4个):______________。

(10)该工程途经的省区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有________,自治机关是这些民族自治地方的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8分)2011年7月,《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规划》上报至国家发改委,《规划》中该经济区划定的范围是:位于第二亚欧大陆桥通道的西端,包括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带状区域以及伊犁河谷部分地区。

读下列材料,回答(1)一(5)题。

材料一:“天山北坡经济区”局部图。

材料二:B市绿洲农业产业结构变化

材料三:玛纳斯河下游绿洲区景观面积变化(km2

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材料一中,A处的地形是            ,判断依据是            。(4分)

(2)材料二中,B市农业产业结构以________为主,其中增幅最大的是________;为适应这种变化,规划中B市最有可能建成本区的________(填部门)工业基地。(6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90—2000年间,玛纳斯河流域下游绿洲区景观主要以           和荒地为主,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对              地和            地的破坏严重,从而导致荒地面积呈扩大趋势。(6分)

(4)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的因素。(8分)

(5)结合材料,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地理高考说明中提出了四项能力考察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下面是一道2010年天津高考试题,你能利用此题所给信息将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吗?希望你通过答题,从中悟出复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例题: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右江的流向为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2。
(3)据图2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4)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3、图4)。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
(上述(1)——(5)题不做,回答下列问题)
二、高考试题二度开发能力训练
(一)审题思维训练
1.提取挖掘本题提供的文字和图像信息
显性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性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题老师受到2009年至2010年5月这个时段内哪些热点地理信息的启发,产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背景资料进行命题设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原题“资源”再开发训练
自然地理部分
3.地球运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一些地区,一年之中阳光在正午时分可以直射到水井的井底,有的地方这种现象每年只能发生一次,有些地方却可发生两次。请回答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及所分布的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环境
    广西全年只分三季。每年11月至转年2月为凉季,3月至5月是暖季,6月到10月为雨季。答出凉季和雨季的主导风向及风源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水环境
图中所绘的河流属于我国哪条大河的水系?该水系的内河航运能力与黄河相比哪条更发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然资源
    在地图上描出水能富集的河段。答出其原因?总结我国大江大河水能富集河段分布规律与地形、地势有何相关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灾害地理及防治
    近些年来广西、贵州、云南这些地方,常有地面塌陷形成的大小“天坑”,给工农业生产、交通及百姓居住安全形成危害,分析这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及人为诱发因素各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地理部分
8.人口、民族及文化景观
    1953年中国政府将明朝初年的镇南关改名为睦南关,1965年再度易名称友谊关。(同年还将鸭绿江畔的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将历史上沿用僮族改写成壮族。(1953年将新疆迪化市改为乌鲁木齐,1954年将内蒙古的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你是文科班的学生,未来的文科人才,请结合语文、政治、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评述上面提及改名文化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聚落及城市化
    广西境内的一些主要城市如南宁、柳州、桂林等都是沿江临河而兴的城市。近些年来广西北部湾沿岸地区城市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如防城、钦州、北海等地迅速发展成沿北部湾地区的重要海港城市。试分析上述海港城市迅速崛起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农业生产
    我国制糖工业的原料取自甜菜和甘蔗,广西是我国最大的制糖工业基地,该地区榨糖选用哪种原料?为什么广西适宜种植这种含糖作物生产?报载2009~2010年度广西糖产量比上年度减产15%,试分析造成减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域联系
    桂林东北方向60千米处的兴安县自古就是广西与湖南两地的天然通道。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这里开凿了灵渠。发挥空间想象力,兴安县境内在广西与湖南之间是什么地形?你还能答出哪些地区因地形、地势便利被我国先人选择成为交通干线的必经之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旅游地理
    到明年六月高考结束后,学校请你组织同学安排一次赴广西旅游活动,因时间和经费问题所限,只能在广西选择一个城市,你首选哪座城市?选择和设计旅游路线主要应注意哪几方面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泥滩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对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防治赤潮有明显作用,有海岸“绿色长城”之美誉。40年前我国有4.2万公顷红树林,由于近几十年人类的经济活动,红树林被大量砍伐,红树林面积已减少到1.46万公顷,目前只是在海南的东寨港、广西山口、湛江高桥、深圳福田还有大面积存留。环保学者认为红树林的处境是——泪尽泣以血。
人类哪些经济活动导致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你对题中提及的在红树林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西部,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四川盆地气候常年暖湿,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当地人们利用微倾的地势,开挖了密如蛛网的人工河渠,进行自流灌溉。
材料2:据报道,新疆坎儿井研究会在位于吐鲁番伯西哈千佛洞遗址上,发现了一条千年坎儿井遗址。坎儿井是我国吐鲁番盆地引用地下水的特殊水利工程,工程主体由竖井、暗渠、蓄水池等组成。
(l)我国的四川盆地属于________(自然区),为气候,气候湿润,水网密布,当地农业种植作物以________等为主;吐鲁番盆地位于________(自然区),河流补给主要来自,农业生产需要解决____问题,种植作物有________等。
(2)下列有关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B.地处亚欧大陆内部,交通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C.外力作用形式多以冰川侵蚀为主,多荒漠D.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绿洲地区有灌溉农业(3)试分析我国吐鲁番盆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