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极昼极夜问题 (1)出现极昼和极夜时间以及极昼和极夜天数计算问题 南北极圈每年一天极昼.一天极夜.南北极点每年约半年极昼半年极夜.极圈和极点之间的纬度.可以根据直射点每天移动0.26°来推算.方法是:先计算出该地距离极点纬度差.合算出天数.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为3月21日+该天数.出现极夜时间为9月23日+该天数.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为9月23日+该天数.出现极夜时间为3月21日+该天数.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为*2.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为(12月22日-出现极昼时间)*2. 例如:70°N出现极昼的时间和极昼天数是多少?计算:70°N距离北极点差20°.需要77天.出现极昼时间为3月21日+77天.向下推算出现时间为6月6日.出现极昼天数为*2=32天. (2)正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纬度的计算: 方法:直射点纬度+正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纬度=90°.例如:当70°N出现极昼时.直射点纬度是多少?答案为20°N.又如:当直射点位于南纬10°时.地球上出现极夜纬度范围是什么?答案:80°N-90°N. (3)正好出现极昼纬度地点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以及太阳高度日变化规律: 0点日出.24点(0点)日落.即日出日落都在同一时间.太阳高度0点为0°.12点为正午太阳高度.可以计算出来.24点再降到0°. (4)已经处于极昼期地点.没有日出日落.太阳高度全天大于0°.太阳高度日变化为0点大于0°.正午最大.24点也大于0°.与日出时相同. (5)正好处于极夜纬度地点的日出日落时间:12点正好日出.之后立即日落.实际上全天没有出现太阳. 例题1:下图是“扬州市某一窗户朝南的房屋 和“地球公转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图中 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大. (2)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 . (3)一年中每日正午时刻该房屋的阴影朝向规律是 . 答案: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3)都朝正北方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地球处于A.B.C.D四点时的日期分别是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正午直接进入屋内的光照面积最小,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光照面积最大.扬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时刻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其正南方.因此影子也总是向正北方向. 例题2: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甲.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0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0P/0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题. (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 )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D.夏威夷檀香山 (3)图乙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该学校大约位于 ( ) A.21.50N B.21.50S C.450N D.450S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太阳高度变化.地方时计算.该学校位于1100E.当地理兴趣小组测量正午太阳高度时.北京时间应为12:40.3月21日当该兴趣小组进行观测时.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城市应该是大约位于200E.因而本题应选择布达佩斯.乙是一幅坐标图.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竿影长度.并标有南北方向.从影长变化的南北分布情况.该地应位于北半球.③处的竿影最长.此时为冬至日.①处的竿影向南.故为夏至日.因而.表示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应该是④.判断该学校的纬度.有两种途径.其一是通过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首先通过冬至日竿影长度和竹竿实际长度的比值为1.推断出冬至日当地的太阳高度角为45°.从而计算出纬度大约为21.50N.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从图乙的竹竿影长两次为0.可以判断该地有两次直射.又位于北半球.因而正确答案是21.50N. 例题3: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读下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回答题: 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φ-δ| 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 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②tan35°≈0.7 tan45°≈l tan69°≈1.732 (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 ) A.1个月 B.3个月 C .6个月 D.9个月 (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 )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答案:B 点拨:69米/楼间距40米=1.725.与tan60°值接近.据此可以判断H≈60°.已知φ=30°.故δ=0°.即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北楼的一楼正好有阳光照射.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的半年.北楼的一楼阳光被挡.时间应为6个月.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房屋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如果此日正午能有阳光照射.则全年都有光照.因此首先要计算出δ=23.5°时的房屋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即H=90°-|30°-23.5°|=36.5°.接近35°,南楼最高应为:40米×0.7=28米左右.选项中B最接近. 例题4:某校所在地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下图中各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 ) 答案:D 点拨:获得最多太阳光热必须保证热水器的集热板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垂直.该地位于40°N.根据日照图判断直射点位置.从而计算出A.B.C.D四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应分别是73°26′.26°34′.50°.50°.最后计算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否与相应选项中集热板的倾角互为余角.只有D选项不符合要求. 例题5:图中EDF是晨昏线.其中ED表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表示 月 日的地球光照情况.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此时A地出现 现象. (4)这一天.B地 时日出. 日落.昼长时间是 小时. (5)此时.北京时间是 日 时. (6)这一天.C.D.E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答案:23°26′N.120°W 4,20,16 E.D.C 点拨: EDF是晨昏线.其中ED表示昏线.说明正对我们的部分为夜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图示时刻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于D点.说明D所在的经线为子夜.则与其正相对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其时刻为6月22日12时.B地日出和日落时间应该在晨昏线与纬线圈交叉点上找.C.D.E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排列.应根据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距离. 例题6: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根曲线分别表示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判断四地纬度位置与图示相符合的是 A.①23026′S ②46052′N ③66034′N ④900 N B.①900 N ②66034′N ③00 ④23026′S C.①00 ②46052′N ③900 N ④66034′ N D.①23026′N ②46052′N ③900 N ④66034′N 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和变化规律.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026′.且处于极昼状态.全天太阳高度总是保持23026′.故①为北极点.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034′.且6点日出.18点日落.故③为赤道.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为46052′.正好出现极昼.即0点日出.24点日落.日出接上日落.故②为北极圈.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08′.且昼短夜长.即6点以后日出.18点以前日落.故④为南回归线. 例题7: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冬至日南半球昼长夜短.白昼时间长于12小时.北半球相反. 所以丁地属于南半球.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答案:B 点拨:冬至日赤道白昼为12小时.甲乙丙丁四地纬度高低可以根据白昼与12小时差值来确定.差值越大距离赤道越远.纬度越高. 练习题1:某校同学在不过河情况下利用铁塔及其影子的长度测算太阳高度.在12月22日正午测得太阳高度为β,过一段时间又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α.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 半球. (2)若β = 68°.此时北京时间为23日0:20.则该铁塔所处的经度是 .纬度是 . (3)从Q-R.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4)该地区所处的风带是 ,图中海洋是 洋. 答案:65°W,45°26′S盛行西风带,太平洋 点拨:(1)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8°.可以计算出当地纬度为45°26′S.北京时间为23日0:20.即东经120度地方时为0点20分时.该地此时为正午12点.两地时间差为11时40分.经度差为175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推出该地经度为65°W.见下图. (3)Q直射南回归线.之后直射点向北移动.(4)该地纬度为45°26′S.位于南纬40到60度之间的中纬西风带.65°W与45°26′S交叉点附近应该在南美洲中纬度大陆东侧的大西洋. 练习题2:读下图.一艘由大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4)题.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 ) A.22时 B. 14时 C.20时 D.16时 答案:C 点拨:P地位于西经75度.此时北京时间即东经120度地方时为9点.可以计算出P地时间为北京时间前一天的20点.见图.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 )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答案:A点拨:此时南纬54度附近20点日落.昼长为16小时.我国北极村漠河纬度越北纬54度.此时夜长为16小时. (3)该船即将进入 ( )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B 点拨:南纬54度附近.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海峡为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答案:C点拨:此时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美国中部小麦黄熟不可能在冬季.中国江淮流域冬季低温干燥.地中海北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冬雨季节.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此时为夏季.河流为丰水期. 练习题3:读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且渐离远日点 B.M点是早晨6点钟 C.漠河一年内最长白昼 D.海南岛上正午物体的影子都朝北 答案:C点拨:从经度数值分布判断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地球接近远日点.并且不断靠近远日点.故A错,M点是傍晚18点钟.故B错,夏至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故C对,海南岛位于北纬20度以南.此时正午物体影子应朝南.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有关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中的科隆群岛又称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厄瓜多尔在太平洋中的火山群岛,位于赤道附近气候却凉爽宜人,沿海年平均气温在23℃左右,降水稀少。

科隆群岛是“独特的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被列入世界遗产。岛上沿岸低地疏落分布着仙人掌和灌木丛,高地生长着禾本科草类,介于低地和高地之间覆盖有森林;动物以巨龟和大蜥蜴闻名世界,企鹅、海狮、海豹等寒带的动物也在这里出现。原来,南极企鹅伴随着洋流 “旅行”到此,经多年进化已成为不同于南极企鹅的新物种。1835年达尔文来到这里,从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变化中感悟到“适者生存”的法则,为进化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图2是正常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区上空“沃克环流”的垂直示意图, “沃克环流”是赤道海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热力环流。

1.以下关于科隆群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 岩石类型主要是玄武岩                B. 全年昼夜长短变化不大

C. 群岛中的最高峰有积雪覆盖            D. 周围海域有浮冰,适合企鹅生存

E. 从海面到山顶都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F. 距厄瓜多尔海岸仅500千米

G. 最大的岛屿南北长约120千米          H. 岩石类型主要是花岗岩和石灰岩

2.图2中①、②、③处的洋流,按水温性质分别属于何种类型                     

按成因分别属于何种类型                                  

3.写出将南极企鹅带到科隆群岛的洋流名称                            ,科隆群岛气候凉爽、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4.简述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东、西部海水水温的差异及原因                      

5.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东、西部海面气压的差异是                       ,从图2的观察角度看,“沃克环流”的方向为      (顺、逆)时针,赤道太平洋东、西部沿岸降水量的差异是                              

6.1997年12月前后,②海区附近渔民发现捕鱼量大幅减少。该年出现了           现象,请从行星风系和洋流的变化来分析该现象使②海区渔业受损的原因:

7.当某些年份出现上述现象时,同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形有            (多项选择)。

A.澳大利亚东部因干旱频发森林大火     B.苏门答腊岛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

C.科隆群岛的降水与往年比明显偏多     D.“沃克环流”保持原方向且强度增大

E.热带太平洋西部台风次数增加         F.厄瓜多尔沿岸海水中浮游生物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
根据上述材料及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小题1】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小题2】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
【小题3】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时,世界标准时(中时
A.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
B.2004年1月15日8时21分
C.2004年1月14日3时21分
D.2004年1月14日22时2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1.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2.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

根据上述材料及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1.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2.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3.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时,世界标准时(中时A.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

B.2004年1月15日8时21分

C.2004年1月14日3时21分

D.2004年1月14日22时2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1-3-12上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3)当太阳直射点由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S′T′及其以南的范围内,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定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据此和图1-3-12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请在图中合理的表示出此季节全球的昼夜状况,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②根据你所学的内容,按照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T、S、F、N四点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你所学的内容,按照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S、F、N、F′四点_____________。

(5)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现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总是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6)假设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纬度)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