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关系.读图.回答4-5题. 4.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5.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羊对草场的破坏最为严重,人们每穿一件羊绒衫就会造成半亩土地沙化,世界多数国家已经开始淘汰山羊和禁养山羊,而我国近几年大量畜养山羊,已跃升为山羊绒的出口大国,占世界山羊绒贸易总量的90%。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有26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4。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荷加重,土地利用粗放,滥垦滥种,导致大量土地沙化,我国长期对草场资源掠夺性利用,过度放牧,乱采滥垦,毁林毁草,造成草原退化、沙化严重。

  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经济落后,当地的人们常常以采掘药材作为一项主要收入,过度采挖麻黄、甘草、发菜等,从而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

材料二:

(1)读材料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近年来我国沙尘暴严重的人为原因。

(2)读材料二,图144中表示世界可耕地面积的曲线与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要耕地面积的曲线相交的时间大约为2000年稍后一点,这表明,在那个时候世界耕地________。从1950年以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3)我国耕地约为15亿亩,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中央还要求西部地区将坡度在以上的耕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认识。

(4)在目前情况下,要发展我国的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应,主要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

(1)

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

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

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b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

(2)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

A.

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

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

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

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出现的以典型景观为特征的自然群落与人工群落相互镶嵌的生态复合体。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大致以400mm 等降水量为界,范围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经内蒙古东南、冀北、晋北直至鄂尔多斯、陕北,总面积约25 万km2。近百年来,人口密度增加、土地不合理开发与风、水侵蚀作用交织在一起,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小。
                                                                                  图1
材料二:内蒙古太仆寺旗农牧交错带1975-2004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情况
                                                                                                       图2
材料三: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图3
1、北方农牧交错带两侧呈现出不同的农业景观,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体现出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出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带环境人口容量较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仆寺旗农牧交错带最主要的两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