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中.首次倡议在三峡地区兴建水利工程. 世纪交替.风雨沧桑.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孙中山先生的夙愿已经变成现实.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已经成功实现了蓄水.发电和航运.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有关三峡工程的问题.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慨. 中的“雪山 是指 ( ) A.昆仑山脉 B.唐古拉山 C.巴颜喀拉山 D.横断水脉 (2)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 是因为 ( ) ①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与多条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相交 ⑤河流沿岸经济发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3)离三峡工程最近的一个峡谷是: ( ) A.瞿塘峡 B.西陵峡 C.小三峡 D.巫峡 (4)三峡工程竣工后的生态效益有: ( ) ①防洪 ②开发性移民 ③净化环境 ④旅游 ⑤养殖⑥供水灌溉 A.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5)“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为什么长江荆江河段洪水威胁特别严重?三峡工程建成后.对荆江段的防洪有何作用? (6)从自然区位看.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和第 级阶梯过渡地带.从经济战略区位看三峡所起的作用是 . (7)从三峡工程的输电范围看.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我国东部沿海的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有何积极意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2月27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预计6月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同三国道(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止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
材料二: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 。我国自古以来,钱塘观潮之风盛行,著名诗人对之吟咏不绝。苏东坡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材料三:随着“长三角”在全国经济地位的日益凸现,专家学者认为,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东方大港”应是个组合概念,它应该是上海、宁波、舟山三港分工协调、互为犄角的一个全新的大港口格局。
(1)专家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会截断闻名于世的钱江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潮最为壮观,试分析该季节钱江大潮形成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杭州湾地区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有________。(至少写两种)
(3)核电站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4)简析全球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区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2月27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预计6月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同三国道(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止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

材料二: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 。我国自古以来,钱塘观潮之风盛行,著名诗人对之吟咏不绝。苏东坡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材料三:随着“长三角”在全国经济地位的日益凸现,专家学者认为,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东方大港”应是个组合概念,它应该是上海、宁波、舟山三港分工协调、互为犄角的一个全新的大港口格局。

(1)专家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会截断闻名于世的钱江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潮最为壮观,试分析该季节钱江大潮形成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杭州湾地区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有________。(至少写两种)

(3)核电站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4)简析全球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区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2月27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预计6月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同三国道(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止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
材料二: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我国自古以来,钱塘观潮之风盛行,著名诗人对之吟咏不绝。苏东坡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材料三:随着“长三角”在全国经济地位的日益凸现,专家学者认为,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东方大港”应是个组合概念,它应该是上海、宁波、舟山三港分工协调、互为犄角的一个全新的大港口格局。

(1)专家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会截断闻名于世的钱江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潮最为壮观,试分析该季节钱江大潮形成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杭州湾地区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有________。(至少写两种)

(3)核电站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4)简析全球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区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长江滚滚向东流,流的全是煤和油。”为开发利用水能,1993年三峡工程破土动工,预计2009年竣工,到那时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的三峡工程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1)长江三峡附近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

(2)三峡工程具有最大两个效益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三峡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

(4)三峡工程是几代中国人的梦。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就提出利用三峡水能的设想,毛泽东主席更是以“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让世人聚焦三峡。然而由于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担忧,三峡工程迟迟不能兴建。现在我们正把梦想变成现实,这说明什么问题?

(5)大力发展水电对我国能源消费有什么意义?

(6)三峡工程对葛洲坝电厂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长江滚滚向东流,流的全是煤和油。”为开发利用水能,1993年三峡工程破土动工,预计2009年竣工,到那时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的三峡工程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峡附近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工程具有的最大的两个效益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三峡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

(4)三峡工程是几代中国人的梦。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就提出利用三峡水能的设想,毛泽东主席更是以“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让世人聚焦三峡。然而由于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存在担忧,三峡工程迟迟不能兴建。现在我们正在把梦想变成现实,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