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重点点线 冬季 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①纬度位置影响: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 ②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①1月0℃等温线大体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②极端最低温出现在漠河 夏季 南北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南北光热差异小 最低温在青藏高原.最热的地方在吐鲁番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表现 ①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③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都较大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和干湿地区 成因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盛行 ①跨纬度广,②东西距海洋远近不同,③地形复杂多样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因素 ①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喜温作物--水稻.玉米等种植地区大大向北扩展,②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生长 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不利影响 ①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②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③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遭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属建国以来所罕见。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气象专家给出了解释。当前的拉尼娜事件是影响我国东部的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的主要原因。在较强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有利于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加强,即冷空气活动频繁,有可能造成我国东部大部地区,尤其是长江及其以北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欧亚地区出现罕见、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势,是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直接原因。首先,1月以来,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呈现西高东低分布,有利于冷空气自西北方向沿河西走廊连续不断入侵中国。其次,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亚偏强偏北,使冷暖空气交汇的主要地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邻近地区。第三,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压槽活跃,促使西南方向暖湿空气沿云贵高原向中国输送。第四,由于冷暖空气交汇区,暖湿空气在上,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稳定的逆温层,是大范围冻雨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广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概况(图1)

材料三:2008年2月初我国全国降水量预报图(图2)。

(1)根据图1中甲乙丙丁四幅图,分析广西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特点。

(2)根据图甲和图丙,你认为广西在1月14日~2月13日期间冻雨最严重的两个时段是                    日,理由是                           

(3)此次遭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最严重的是湖南和贵州,简要分析原因。简述我国东部的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的主要原因。

(4)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了交通运输,致使广州站滞留大量春节返乡的旅客;恶劣天气造成了大量农作物的遭受冻害;输电线路倒塌导致部分地区停电停水,经济损失数亿元。如何防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文资料,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水系图(图8)

材料二:云南号称有“十八怪”,其中有“鲜

花四季开不败”、“四季衣服同穿戴”、“过桥米线人人爱”等。

材料三:西南地区是我国干旱频度最高的

地区之一,尤其是冬春旱情更加严重。图9为2010年春气象干旱监测图。

材料四:“2010年春,云南省委基于严重干

旱、粮食减产的形势,决定实施“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带动云南农村转移劳动力70万人到沿海就业,保证农民增收” 。

(1)依据材料一,指出以梧州为分界点,河流上、下游开发的重点方向分别为        

          。并简要说明珠江流域城市分布特点。(6分)

(2)材料二中“四季衣服同穿戴”之意为“全省同一时节下四季服装都有人穿着”。分析此现象形成的自然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我国西南地区严重的旱情可能产生哪些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至少4点)(4分)

(4)依据资料四,简述影响2010年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4分)

(5)根据“十二五”规划,西部地区将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西南地区有哪些特色优势产业。(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文资料,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水系图

  材料二:云南号称有“十八怪”,其中有“鲜花四季开不败”、“四季衣服同穿戴”、“过桥米线人人爱”等。

  材料三:西南地区是我国干旱频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冬春旱情更加严重。下图为2010年春气象干旱监测图。

  材料四:“2010年春,云南省委基于严重干旱、粮食减产的形势,决定实施“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带动云南农村转移劳动力70万人到沿海就业,保证农民增收”。

(1)依据材料一,指出以梧州为分界点,河流上、下游开发的重点方向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并简要说明珠江流域城市分布特点。

(2)材料二中“四季衣服同穿戴”之意为“全省同一时节下四季服装都有人穿着”。分析此现象形成的自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析我国西南地区严重的旱情可能产生哪些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至少4点)

(4)依据资料四,简述影响2010年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5)根据“十二五”规划,西部地区将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西南地区有哪些特色优势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模拟地理环境环球考察

  祝贺你和你的同学已被选为环球考察队成员。你们的任务是研究地球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你要收集这些地区的气候、植被、河流、土壤等要素的资料与数据。你们这次考察的成果将被用作创建一个地理环境的信息数据库。指导你们考察的科学家已经着重选择了六个地区。你的行程将从寒风凛冽的北极苔原到水气蒙蒙的热带雨林。出发前务必整理好你的行装。

  环球考察的第一站是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这里不但炎热且潮湿,时常出现倾盆大雨,一阵阵雨过后,太阳又出来了。尽管阳光灿烂,但浓密的植被层的阳光还是很少的。

(1)从考察中你可以了解到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请你把对这里河流的考察报告写出来,并分析形成本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考察的第二站是50°~70°N附近的亚寒带针叶林。这里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10℃,生长着大量的松、云杉、冷杉等耐寒的针叶树种,是森林资源宝库。

  当到达考察的第三站时,这里的季节正是秋天,刀割一般的冷风使你们直接感受到苔原的气候特点。自然植被以苔藓、地衣为主,所以称为寒带苔原带。苔原地带的许多土地都是终年冰冻着。夏季每天光照时间是最长的,仲夏的太阳是不落的。这里的动物有驯鹿、北极狐等。

  考察的第四站是沙漠,这里的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水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一天的温差通常很大。生活在沙漠中的生物既要适应缺水状况,又要适应温差大的恶劣条件,许多动物都是在晚上出来活动的。

考察的第五站是草原,这里的气温要比在沙漠里舒服许多,年降水量在250~270毫米之间,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长满了牧草。

  考察的第六站将带你到另一片森林——落叶阔叶林,这里冬天的气温在0℃以下,夏季早晨凉爽,白天仍很炎热,这里的树木每年树叶都会掉落。

(2)请你比较分析一下第六站处的森林与前面考察的热带雨林有何不同?并分析形成森林到沙漠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指导你们考察的科学家要求你们写一篇考察报告,内容包括: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地区地理环境差异的产生;以上考察的这些地区在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可循。

(4)根据你们考察的实际情况,填写下表:

(5)根据你们收集的气候、植被、河流等资料和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了“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假若地球是平坦的,海岸线是直的,请你简化“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