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环境要求:距市区有一定距离.附近不能有学校.医院.养殖场.不能有高大建筑物和山峰.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示意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峡库区具有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等特征。根据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程度、“三废”排放量及地质灾害等指标分析,划分了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由于三峡工程即将淹没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因而产业的重建与结构的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按照高效生态经济的目标模式,应大力发展以清洁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支柱型产业。

(1)图中生态相对很差的地区分布在长江        河段。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2)引起整个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有(    )

A. 气候湿润,降水量过多,暴雨集中    B. 人口文化水平过低

C. 长期毁林开荒,陡坡耕作     D. 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E. 库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对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投入不足

F. 修建三峡工程,有百万移民搬迁 

G. 随着库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依据三峡库区的环境状况及经济目标,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下列哪些项目作为三峡库区的支柱型产业           

A. 采掘业         B. 柑橘果汁、保健药酒等食品加工工业     

C. 服装业         D. 以中药材资源深加工为主的医药工业    

E. 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         F. 造纸及纸制品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示意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峡库区具有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等特征。根据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程度、“三废”排放量及地质灾害等指标分析,划分了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由于三峡工程即将淹没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因而产业的重建与结构的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按照高效生态经济的目标模式,应大力发展以清洁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支柱型产业。
(1)图中生态相对很差的地区分布在长江       河段。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2)引起整个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有(   )
A. 气候湿润,降水量过多,暴雨集中    B. 人口文化水平过低
C. 长期毁林开荒,陡坡耕作     D. 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E. 库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对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投入不足
F. 修建三峡工程,有百万移民搬迁 
G. 随着库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依据三峡库区的环境状况及经济目标,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下列哪些项目作为三峡库区的支柱型产业           
A. 采掘业         B. 柑橘果汁、保健药酒等食品加工工业     
C. 服装业        D. 以中药材资源深加工为主的医药工业    
E. 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        F. 造纸及纸制品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示意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峡库区具有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等特征。根据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程度、“三废”排放量及地质灾害等指标分析,划分了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由于三峡工程即将淹没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因而产业的重建与结构的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按照高效生态经济的目标模式,应大力发展以清洁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支柱型产业。

(1)图中生态相对很差的地区分布在长江        河段。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2)引起整个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有(    )

A. 气候湿润,降水量过多,暴雨集中    B. 人口文化水平过低

C. 长期毁林开荒,陡坡耕作     D. 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E. 库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对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投入不足

F. 修建三峡工程,有百万移民搬迁 

G. 随着库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依据三峡库区的环境状况及经济目标,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下列哪些项目作为三峡库区的支柱型产业           

A. 采掘业         B. 柑橘果汁、保健药酒等食品加工工业     

C. 服装业         D. 以中药材资源深加工为主的医药工业    

E. 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         F. 造纸及纸制品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能源问题不仅仅是能源本身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如何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示意的是该区域       (一月或七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P点与Q点的距离约为          千米,沿线的自然植被以                         为主。

(2)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与甲、乙两示意图中的哪一幅基本相符?简要说明理由。

(3)该区域所在国家丰富的能源资源外运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比较这种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相比的优势。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_863)《酉阳杂俎》云:“高奴县出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燃灯极明。”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廓、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墨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一,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

(5)建国以来,中国大力发展能源建设,石油工业取得了突出成就。请列出中国改革开放前石油工业的巨大成就,并说明其重大历史意义。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石油“大行于世”的原因。指出石油的广泛使用对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图

  材料三  中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

土地面积

耕地面积

草地面积

森林面积

淡水面积

45种矿产资源

110位

126位

76位

107位

55位

80位

中国资源利用情况:

能源利用率

每吨煤实

现GDP

矿产资源

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耗油

工业用水

重复利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世界平均水

平的30%

比国外先进

水平低20%

世界平均

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日本高20%

比国外低

15%—25%

材料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按照中央要求,2007年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仍然是单位GDP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7)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经济问题?

(8)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

(9)根据材料四,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说明国家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珠三角地区图”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结合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经济市场化和外向开放程度最高,地区生产总值1998年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地区,2007年超过台湾地区,赶超亚洲四小龙目标已完成大半。

  材料二:来自广东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报告显示,2008年1-9月份,广东关闭、停业、歇业和搬迁的企业达到7148家。其中传统的三来一补加工业影响最大,东莞便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2009年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正式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2月7日,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在深圳开工。

(1)下列关于广东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B.信风带来丰富的降水,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C.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

D.光、热、水资源丰富,且组合较好

E.西南端的雷州半岛为我国最大的半岛

F.沿海地带以海蚀地貌、河口三角洲地貌为主

(2)改革开放以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产业使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分析珠三角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________。

(3)近年来的世界金融危机给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环节的珠三角经济带来严重影响。面对挑战,珠三角经济要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珠三角发展的意义:________。

(5)《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珠三角构建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其中一点是要把广东建设成我国重要的核电基地和核电装备基地。试分析国家在广东优先发展核电的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