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1.太阳高度的全球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四周呈同心圆状分布递减.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 2.把太阳高度相等的点用曲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太阳高度等值线.为了表示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状况.常常用太阳高度等值线来表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太阳是地面能源的源泉。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2·日)。图是我国与全球总辐射对比图。(22分)

日期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小计

90°N

0

O

783

1093

777

O

0

O

2653

60°N

147

453

82l

994

814

445

148

51

3873

40°N

438

696

924

1007

915

685

435

325

5425

20°N

701

855

938

950

929

842

695

615

6525

O°N

891

9lO

851

802

842

897

883

856

6932

20°S

984

856

671

576

663

844

973

1014

6581

40°S

970

698

421

304

424

690

958

1074

5539

60°S

863

457

143

48

132

452

851

1061

4007

90°S

827

O

0

O

O

0

813

1166

2806

小计

5821

4925

5552

5774

5496

4855

5756

6162

分析表和图,探究并完成以下问题。

(1)在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4分)

(2)北纬90°在夏至日较南纬90°在冬至日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73卡/厘米2·日,为什么?(8分)

(3)我周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什么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6分)

(4)我国北纬30°东、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悬殊,为什么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两部高得多?(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 1-20上 XOY 为地轴,MN 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 ST 与 EF 之间为      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 MN 向北移动到 EF,再由 EF 向南移动到MN 的过程中,在 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项选择)(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 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2-1为“某半球图”,图2-2为“月相变化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农历11月15日)2:0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小题1】此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       (近/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          (加快或减慢)。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上海昼夜长短状况是                                          
【小题2】对比a、b两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异同并阐述原因。
【小题3】这一天月球运行至图2-2中的       处,我国的钱塘江将出现     (“大”或“小”)潮,可能发生        (“日食”或“月食”)现象。
【小题4】此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盛行          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小题5】请在图2-1上绘制此时的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区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太阳是地球上的光热源泉,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据此回答下题。

(1)我国某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35°34′,春分日时,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最佳倾角

[  ]

A.应为35°34′

B.应为31°

C.应为59°

D.应为54°26′

(2)读下图,甲楼房位于北纬21°34′,欲在乙处建一新楼,如保证乙楼房全年采光充分,甲、乙楼距x最少应是

[  ]

A.10m
B.15m
C.20m
D.25m

(3)下图为汕头周边地区太阳高度的等值线图,航行在b处海面的轮船上,悬着一面国旗,此刻旗杆影子的方向为

[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1-34上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______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五日变化  D.各地都五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____(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