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类题的时候.如需要填空.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先填出来.剩余空格越少就越好填.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从20世纪国际性战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战区范围之广、参战人员之众、耗费之巨来看,都是史无前例的。最重要的是其间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空前的国际性战争,固然使亿万人民蒙受天大苦难,但也使战争双方那些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大国尝足苦果。战败的纷纷倒台,战胜的也大伤元气,从而促使世界政治地图剧烈地重组、变化、更新。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三个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战败,俄罗斯帝国退出战争。这四个帝国宣告终结,它们或者彻底解体,或者被迫凌削。结果,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后更名南斯拉夫)等国,奥地利和匈牙利因帝国的解体而分裂为两个国家。英国是战胜国,仍然挡不住爱尔兰退出它的“联合王国”,成立事实上的“自由邦”(1937年进一步成为共和国)。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国固然交出了所有的殖民地和侵占别国的领土,战胜国以及没有参战而拥有殖民地的国家,为形势所迫,也不得不把各种名目的殖民地,陆续放弃,应允他们独立。整个过程虽然拖拉,迁延长达半个世纪,但环球的殖民地统治体系毕竟从整体上崩溃,旧的殖民地接二连三甚至整批整批挣脱外国的政治统治枷锁,由之诞生了一百多个新国家。

  当然,20世纪政治地图的巨变,以及在此巨变中涌现出大批新国家,并非全部是国际战争的产物。一些国家内部的政治变革,也导致了这类变化的产生。如前苏联解体,分裂为15个国家;前南斯拉夫解体,分裂为5个国家;前捷克斯洛伐克解体,分裂为2个国家。这几个国家的解体和大批新国家的诞生,既不是战争的结果,与殖民地脱离“宗主国”独立的情况也不相同。但仅仅几年间,世界因此平添了一大批新的国家,世界政治地图因而又大大改观,由此而来的世界政治地理态势的大变化,依然使人们惊诧不已,震动不轻。

(1)从上文可以看出,在20世纪,促使世界政治地图变化的直接机制首先是________________;其次,促使世界政治地图变化的原因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当前,世界政治地理变化趋势是________。

(3)20世纪初,全世界独立国家才49个。当今世界国家总数已增至193个,就是说,有3/4的国家是新诞生的。如何看待这种潮流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我国某城市K-r-业区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中工业区最有可能是

[  ]

A.

钢铁工业

B.

石油化工

C.

机械制造

D.

大型服装

(2)

二次大战以来,世界上这类工业的区位指向变化是

[  ]

A.

指向资源区位

B.

指向能源区位

C.

指向市场和港Izl

D.

指向高速公路和航空港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年10月30日,上海世博会顺利闭幕,其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深入人心,结合英国馆甲、澳大利亚馆乙、中国馆丙和巴西馆丁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上国家属于同一文化圈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丁       C.乙和丙        D.甲和丁

2.关于四国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这类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的进程快

B.丙丁这类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的进程快

C.世界城市化的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口增长越快

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失业人口多是城市化的标志

3.关于城市与城市化的正确说法是

A.郊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此阶段表现为城市总人口不断减少

B.郊区化是逆城市化阶段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城市化进程中的阶段

C.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问题、居住问题、社会问题和交通问题等方面

D.世界城市化的主流主要集中在甲乙这类国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迅速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中心之一,我们制造了世界上70%的玩具、60%的自行车、50%的鞋、1/3的箱包、1/2的微波炉,1/3的电视机和空调、1/4的洗衣机和1/5的冰箱。

材料二  “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下图。

材料三  2006年美国道康宁公司与德国瓦克公司拟在江苏省张家港地区申请大片良田建立有机硅厂。据粗略计算,该厂年产量为10万吨有机硅,需要纯净木炭数万吨,每炼1吨硅仅电炉的电耗就是1.4万度,生产过程还将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存在着大量的粉尘污染。

(1)分析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微笑曲线”揭示了现阶段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附加价值有什么规律?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制造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4)结合材料三,分析国外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向中国转移的原因?并简要分析这类企业的大量引进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迅速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中心之一,我们制造了世界上70%的玩具、60%的自行车、50%的鞋、1/3的箱包、1/2的微波炉,1/3的电视机和空调、1/4的洗衣机和1/5的冰箱。
材料二 “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下图。

材料三  2006年美国道康宁公司与德国瓦克公司拟在江苏省张家港地区申请大片良田建立有机硅厂。据粗略计算,该厂年产量为10万吨有机硅,需要纯净木炭数万吨,每炼1吨硅仅电炉的电耗就是1.4万度,生产过程还将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存在着大量的粉尘污染。
(1)分析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2)“微笑曲线”揭示了现阶段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附加价值有什么规律?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制造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2分)
(4)结合材料三,分析国外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向中国转移的原因?(3分)并简要分析这类企业的大量引进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