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俄罗斯 日本 面积 (平方 千米) 937.26万 1707.54万 37.78万 人口 2.71236亿 1.4634亿 1.26亿 首都 65 66 67 位置 本土在北美洲南部 跨欧.亚两洲 亚洲东部的岛国 濒临的 海洋 东为大西洋.西为太平洋.南为墨西哥湾 北临北冰洋.东为太平洋.西靠波罗的海 西为日本海.东海.东为太平洋.海岸线曲线.多良港 领土组成 除本土外还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共分50个州和一个特区 在欧洲东部.亚洲北部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 居民情况 欧洲移民后裔.黑人.印第安人.墨西哥人.波多黎各人等 多个民族.俄罗斯族为主 大和民族等 河流 和湖泊 68 河.哥伦比亚河.科罗拉多河.五大湖: 69 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70 河.顿河.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71 湖. 72 河流短急.水力丰富 地形 主要 地形 特点:东西分三大地形区.纵贯南北.西部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内华达.落基山脉及山间的高原).中部广大平原.地势平坦.东部 73 山脉 西部平原:西西伯利亚东原.东欧平原 东部多高原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等 多山.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富士山.关东平原 气候 主要气候类型与特点 东部: 74 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特点:东西不同.受地形影响较大 大部分: 75 气候.北部:极地气候.黑海沿岸和外高加索:地中海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温暖.各地气候差异明显 北部: 76 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海洋性.冬季湿和.夏季冰爽.降水较丰富 自然资源 煤.铁.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森林.水能和矿产都很丰富.煤.铁.石油.天然气.锰.铜.铅.锌等储量居世界前列.石油:秋明.第二巴库,煤:库兹巴斯,铁:库尔斯克 77 面积占2/3.水力资源丰富.矿产除硫磺.铜外.很贫乏 经济特点 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工农业产值居世界 78 .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许多工业位于世界前列.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程度很高.实行作物专门化生产.依赖国际市场.经济危险连续发生 工业基础较好.重工业发达.成为一个工业大国.军事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缓慢 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工业现代化程度很高.许多工业居世界前列.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精耕细作.渔业发达 主要工业部门 钢铁.石油.电子.汽车.航空.宇航.化学居世界前列. 煤炭.钢铁.石油.机械.化工 钢铁.机械(以汽车.造船.电器.机床.仪表等最重要).电子.化学.纺织等 分布 分北.南.西三大区 大多在欧洲部分.全国分大三区 79 沿岸与 80 沿岸 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中心(区) 北部:大西洋沿岸.纽约.费城.波士顿,五大湖区.芝加哥.底特律.布法罗.南部:休斯敦.达拉斯.伯明翰.亚特兰大.西部:洛杉矶.圣弗朗西斯科.西雅图.硅谷 (1)莫斯科.圣彼得堡乌拉尔工业区: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中亚新兴工业区:库兹巴斯.卡拉干达.新西伯利亚 东京区:东京.横滨.大阪区:大阪.神户.名古屋.九州北部区:北九州有“硅岛 之称 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小麦带:中部和北部.棉花带:北纬350以南.玉米带:五大湖以南.乳畜带:玉米带以北的五大湖和东北地区.大草原和大盆地为天然牧场和灌溉农业区.特点:农业生产的 81 专业化与现代化 春小麦:伏尔加河流域 亚麻:东欧西部.西北部 马铃薯:东欧平原中部 水稻:平原.水果.茶和桑:丘陵.山地.北海道为世界大渔场之一 德国 澳大利亚 面积 35.7万 768.23万 人口 8197.9万 1876.5万 首都 82 83 位置 欧洲中部 澳大利亚大陆及附近岛屿 濒临的海洋 西北濒北海.东北临波罗的海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领土组成 欧洲中部 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岛屿组成 居民情况 日尔曼人等 英国移民后裔为主.少数华人.印度人 河流和湖泊 84 河(世界上货运最繁忙的内河航道).多瑙河.威悉河.易北河.基尔运河 墨累河 地形 主要地形区和特点 北部冰碛平原:波德平原一部分.中部:中德山地.内部:巴伐利亚高原.阿尔卑斯山脉 地势比较平坦(世界上地势最和缓的大陆).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大自流盆地.西部:低缓的高地 气候 主要气候类型与特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 东部热带雨林气候及亚热带湿润气候.向西热带草原气候.中西部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带呈半球状分布.沙漠.划原面积广大. 自然资源 除煤.钾盐外.都靠进口.矿产以煤炭为主. 85 煤田.全国最大. 铁.煤.铝土.锰.铀等矿产资源丰富 经济特点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重工业比重大.部门较齐全.原料对外依赖性大.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 南半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前.出口 86 . 87 著名.二战后.工矿业产值超过农牧业 工业 主要工业部门 重工业为主.部门齐全.钢铁.机械.汽车.电器.化学.光学仪器.电子工业占世界重要地位. 采矿业发达.世界最大煤炭出口国.主要铁矿出口国.工业形成体系.有冶金.机械.化学.纺织 分布 莱茵河右岸和南部 东南沿海地区 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中心(区) 鲁尔区:埃森.科隆.法兰克福.西部萨尔区.西南部莱茵河谷地.南部:慕尼黑.斯图加特 悉尼.墨尔本 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北部平原:乳肉畜牧业.麦类.马铃薯.甜菜.中部高原山地:乳牛.南部河谷:葡萄.水果.农业既重视机械化.又重视生物技术 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印度 埃及 巴西 面积 328.8万 100.2万 854.74万 人口 10亿 6654万 1.62338亿 首都 88 89 90 位置 南亚次大陆 跨亚非两洲.属非洲国家 南美洲东半部 濒临的海洋 东南临孟加拉湾.西南临阿拉伯海 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 东临大西洋.地跨南北半球 领土组成 北: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恒河-印度河平原.南:印度半岛 非洲东北部.亚洲的西奈半岛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居民情况 民族众多.印度人为主.属白色人种 阿拉伯人.白色人种 欧洲移民后裔.混血人种.白种人.印第安人.黑人 河流和湖泊 91 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92 河(世界最长.上游分白尼罗河.青尼罗河).纳赛尔水库.苏伊士运河 93 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积.径流量世界之最).巴拉好河(伊泰普水电站.与巴拉圭合建) 地形 主要地形区和特点 北:喜马拉雅山脉.高峻.森林茂密.中:恒河-印度河平原.印度大沙漠.东是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平原.南是德干高原.低缓 海拔300~500米的高原.间布洼地.领土位于北回归线300N之间.广布沙漠.尼罗河沿岸:绿色长廓 北部:亚马孙河平原.世界最大冲积平原.海拔150米以下.地势低平.南部: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高原.起伏和缓.海拔600~900米 气候 主要气候类型与特点 94 气候为主.西南季风带来降水.东北季风为干季.温暖干燥.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95 气候.尼罗河三角洲:地中海气候.沙漠广布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气候差异受气压带.风带控制及地形影响 自然资源 铁.锰.铬.煤 石油.地下水资源 森林.草原.土地广阔.铁.锰.镍.铬.铝土多.铌.钽.铍 经济特点 独立后工业发展快.形成体系.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高新科技居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农业经“绿色革命 .“白色革命 .粮食.牛奶产量大增.热带企业化种植园经济 农业:长绒棉种植业.工业:棉纺织工业.石油采矿业.石油加工业.石油出口已超过棉花出口.居首位. 96 .运河.桥汇.旅游收入已成为支柱产业. 工业形成体系:轻重工业部门齐全.重工业比重大大超过轻工业制造业发达.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次之.热带企业化种植园经济 工业 主要工业部分 钢铁.机械.化工及棉纺织.麻纺织.新兴工业:电子.核能.航天工业. 轻工业:棉纺织.重工业: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石油化工. 钢铁.机械.电子.化工.石化.核能.航天工业及纺织.食品工业 分布 高原东北部.南部及加尔各答.孟买及附近地区. 开罗.亚历山大 巴西东南部. 97 普水电站.(巴西.巴拉圭合建.目前世界之最) 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中心(区) (1)高原东北部工业区:煤炭.钢铁.电力.重型机械.(2)加尔各答区: 98 编织.机械.(3)孟买区: 99 纺织.石油.综合性工业.(4)南部区:高新工业如班加罗尔等 (1)开罗:埃及最大工业中心.纺织.制糖.食品工业及重工业. (2)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纺织中心.炼油.石化工业等 圣保罗--贝洛奥里藏特-里约热内卢工业三角区(铁矿.水电交通优越.消费市场).综合性工业基地 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水稻:东北部.小麦:西北部(印度河平原及恒河平原上中游).黄麻.棉花:德士高原西北部黑土.茶叶:布拉巴普特拉河的迎风坡. 灌溉农业.尼罗河沿岸盛产优质 100 .产量居世界首位. 农业不平衡.东南部发达.咖啡. 101 . 102 产量世界第一.可可.大豆.东部或东南部.畜牧业重要出口牛肉.小麦还需进口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小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       B. 德国    C. 俄罗斯         D. 尼日利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对外联系得到不断加强,开辟了不少国际航线,读“极地航路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

(1)在开辟极地航路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
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   )
A. 19小时 B. 11小时 C. 8小时节  D. 15小时
(2)最近,东航公司开辟了从美国芝加哥飞越北极直达上海的新航线,它的最大好处是                   
(3)该极地航线经过了哪两个国家的领空(     ) 
A.瑞典  B.日本  C.俄罗斯   D.加拿大
(4)该“极地航路示意图”原刊登于某报,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改正图中经度注记的错误之处: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小题。

2.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3.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       B. 德国    C. 俄罗斯         D. 尼日利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为“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五位国家资料”,据表分析,完成12~13题。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印度

日本

二氧化碳排

放量(亿吨)

60

59

17

12.9

12.47

工业总产值

(亿美元)

33700

139800

11400

6300

52900

地均排放

(吨/平方千米)

625

634

99

394

3260

人均排放

(吨/人)

4.55

19.34

11.97

1.15

9.59

注:地均排放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国土面积之比

12.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远大于日本,但工业总产值远小于日本,原因是(  )

①日本能源利用率高            

②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

③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较高        

④中国的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13.上述五国中(  )

A.中国的人口密度最大              

B.美国的人口密度最小

C.印度的人口密度和日本相当     

D.日本的人口密度约是俄罗斯的20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对外联系得到不断加强,开辟了不少国际航线,读“极地航路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

(1)在开辟极地航路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

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   )

A. 19小时 B. 11小时 C. 8小时节  D. 15小时

(2)最近,东航公司开辟了从美国芝加哥飞越北极直达上海的新航线,它的最大好处是                    

(3)该极地航线经过了哪两个国家的领空(      ) 

A.瑞典  B.日本  C.俄罗斯   D.加拿大

(4)该“极地航路示意图”原刊登于某报,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改正图中经度注记的错误之处: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