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 (2)世界的人口分布 ①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三处:东亚.南亚(这里是世界古老文化中心.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西欧(这里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美国东北部(这里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②人烟稀少的地区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高山高纬寒冷地带.干旱的沙漠地区.热带雨林的湿热地区. ③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十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巴西,尼日利亚. (3)我国的人口分布 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 (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有自然条件.历史因素.经济社会因素等.如我国的人口之所以东密西疏主要原因是受东西部的海陆位置.地形以及气候差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交通.经济东西部也差异明显.这些都深刻影响了我国人口的分布.必须强调的是在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我国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距离(千米)

0~200

200~500

500~1000

>1000

人口(万)

39054

26740

33452

10344

占总人口(%)

35.9

24.3

30.4

9.4

面积(万KM)

97

133

235

495

占总面积(%)

10.1

13.9

24.5

51.5

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人口(万)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占总人口(%)

64.9

17.2

7.7

8.9

1.4

面积(万KM)

144.5

162.5

162.5

239.9

315.9

占总面积(%)

15.0

16.9

16.9

25.0

32.9

材料三:“九五”期间,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数量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2003年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据材料一、材料二可得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集中分布在距离海岸带      千米、海拔____米以下的地区,说明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             的趋向性。

(2)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方面                     ;社会经济方面:                                    

(3)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是什么?

(4)西藏贫困发生率高达10%—20%,但贫困人口总数却较少,其原因是什么?

(5)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距离(千米)

0~200

200~500

500~1000

>1000

人口(万)

39054

26740

33452

10344

占总人口数(%)

35.9

24.3

30.4

9.4

面积(万km2

97

133

235

495

占总面积(%)

10.1

13.9

24.5

51.5

人口密度(人/km2

407

201

142

21

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m)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人口数量(万)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人口比重(%)

64.9

17.2

7.7

8.9

1.4

面积数量(万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面积比重(%)

15.0

10.2

16.9

25.0

32.9

人口密度(人/km2

507.6

199.9

53.2

41.8

5.0

(1)据材料一、材料二可得出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

(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3)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一:我国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距离(千米)

0~200

200~500

500~1000

>1000

人口(万)

39054

26740

33452

10344

占总人口(%)

35.9

24.3

30.4

9.4

面积(万KM)

97

133

235

495

占总面积(%)

10.1

13.9

24.5

51.5

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人口(万)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占总人口(%)

64.9

17.2

7.7

8.9

1.4

面积(万KM)

144.5

162.5

162.5

239.9

315.9

占总面积(%)

15.0

16.9

16.9

25.0

32.9

材料三:“九五”期间,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数量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2003年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据材料一、材料二可得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集中分布在距离海岸带      千米、海拔____米以下的地区,说明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           的趋向性。

2.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方面                     ;社会经济方面:                                     。[来源:Zxxk.Com]

3.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是

                    

4.西藏贫困发生率高达10%—20%,但贫困人口总数却较少,其原因是

                    

5.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暗筒式日照仪主要通过感光纸的感光历时记录日照时数。读“某高原日照变化趋势和分布”图(单位:%·(10a),图中空心表示增加或未变,实心表示减少),回答下列各题。

对图中日照变化区域差异,最恰当的描述是

A.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变化最大

B.平均海拔最高的东部地区变化最大

C.相对高度差异显著的地区日照变化最大

D.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变化最大

近45年来,该地区无论是总云量,还是中低空水汽条件的变化都很小,但该地区日照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年受准静止锋冷气团控制,云量较高,日照显著减少

B.全年受准静止锋暖气团爬升影响,降水增多,日照显著减少

C.全球变暖,热带北移,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D.八十年代以来该地工业化进程较快,大量工业污染物排放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暗筒式日照仪主要通过感光纸的感光历时记录日照时数。读“某高原日照变化趋势和分布”图(单位:%·(10a)-1,图中空心表示增加或未变,实心表示减少),回答下列各题。

对图中日照变化区域差异,最恰当的描述是(  )

A.平均海拔最高的东部地区变化最大     

B.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变化最大

C.相对高度差异显著的地区日照变化最大 

D.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变化最大

近45年来,该地区无论是总云量,还是中低空水汽条件的变化都很小,则导致其日照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年受准静止锋冷气团控制,云量较高,日照显著减少

B.全年受准静止锋暖气团爬升影响,降水增多,日照显著减少

C.全球变暖,热带北移,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D.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工业化进程较快,大量气溶胶和污染物排放量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