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高度等值线图的特征(图3) 1.昼半球上.太阳高度等值线以直射点为圆心.呈同心圆分布.太阳高度从圆心向四周递减,0度太阳高度等值线为晨昏线一般左侧为晨线.右侧为昏线. 2.过圆心的横线为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过圆心的竖线的大部分为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3.若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图2).则 A.B不为极点.但A.B在同个经线圈.A.B的纬度值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互余 该经线圈的大部分为12点.对应的均为正午太阳高度值.另一部分为0点出现极昼现象 4.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图3).A.B为极点.AOB为一条完整的经线.则该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该经线上所对应的太阳高度值为正午太阳高度值.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面等值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等值线所表示的要素可能是


  1. A.
    降水量
  2. B.
    海拔高度
  3. C.
    距海里程
  4. D.
    太阳辐射量

2.关于上题所述要素对图示区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 A.
    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
  2. B.
    使本区的气候具有典型的海洋性特征
  3. C.
    海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 D.
    造就了大面积的平原地形

3.岛屿A与山系B的相同点是


  1. A.
    形成都和板块的水平运动有关
  2. B.
    两处的地壳均较稳定
  3. C.
    一月份两处气压均为高压
  4. D.
    两处都在板块生长边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某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题。

(1)

该区西侧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基本上是

[  ]

A.

沿山谷延伸

B.

沿山脊延伸

C.

沿南北方延伸

D.

沿等高线延伸

(2)

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对地形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处为盆地中心

B.

③处为山谷

C.

②处为小高原

D.

西南区域为平原

(3)

在6月22日这一天,图中①②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考虑地形地势的影响)差值约为

[  ]

A.

B.

C.

10°

D.

(4)

图中104°E以西区域有河流发育,那么它的水文特征是

[  ]

A.

河流流向以东西向为主

B.

流域面积广

C.

谷深水急,水力资源丰富

D.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年日照时数是指一年内太阳直射光线照射地面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下面3题。

 

 

1.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B.地形差异

C.大气环流的差异      D.白昼时间的差异

2.关于丙地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盆地地形,气候干燥   B.纬度低,降水多

C.纬度低,气温高       D.海拔高,多晴朗天气

3.关于甲、乙两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因日照强,而种植业发达

B.乙地因日照弱,不能发展林业

C.甲、乙两地因自然条件影响,种植业均不发达

.乙地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年日照时数是指一年内太阳直射光线照射地面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下面3题。


1.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1. A.
    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2. B.
    地形差异
  3. C.
    大气环流的差异
  4. D.
    白昼时间的差异

2.关于丙地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1. A.
    盆地地形,气候干燥
  2. B.
    纬度低,降水多
  3. C.
    纬度低,气温高
  4. D.
    海拔高,多晴朗天气

3.关于甲、乙两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1. A.
    甲地因日照强,而种植业发达
  2. B.
    乙地因日照弱,不能发展林业
  3. C.
    甲、乙两地因自然条件影响,种植业均不发达
  4. D.
    乙地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回答问题。已知图中弧线①-N-③为某经线圈中的一段,其中N为北极点,阴影为某一时刻晨昏圈平面,①、②、③、④四个点把晨昏圈平均分成四个等份,甲乙两点纬度值相同,乙地的经度为70°E。

(1)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纬度为________。甲地纬度为________②地时间约为________点。

(2)①地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度,昼长为________小时,④地________点日出。

(3)如图所示季节,正是我省降水较________(多\少)的季节。该季节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