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某年4月5日海平面气压分布 图乙 某年9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 (1)说出甲地的风向.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2)说出图甲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的天气状况. (3)在图乙中画出875.900.925.950百帕四条等压线.并判断该图所示天气系统的类型. (4)图甲中的A和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 图乙所示天气系统 自然灾 害名称 对农业 的影响 答案及解析 1-2[解析] 第1题.根据A地风向.可确定a>b>c,且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河流发育在山谷中.其流向与f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即大致自西北流向东南.不会出现凌汛,北半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d<e,该河流注入湖泊为咸水湖.第2题.A地未来几天将有冷锋过境.出现阴雨.大风.降温等天气. [答案] 1.D 2.C 3-4[解析] 第3题.4日晴天.5日.6日阴雨.7.8.9日晴天.通过气温的变化.可以看出气温的下降.因此为冷锋过境天气.冷锋过境 前.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符合③.第4题.图A为大雪.广州的纬度位置较低.少有大雪的天气.A选项错误.图B为沙尘暴.多出现在我国北方的春季.B选项错误.图C为灰霾天气多出现在春季.图D为台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当冷锋天气强盛时.为冬春季.该季节广州的天气最可能是灰霾天气. [答案] 3.C 4.C 5-6[解析] 冬季时.南下的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及附近山地的阻挡与南部的暖湿空气相持而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受其影响在贵阳附近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答案] 5.A 6.C 7-8[解析] 第7题.根据图示气流逆时针方向运动并向中心辐合判断为北半球气旋.第8题.该气旋东部吹东南风. [答案] 7.D 8.C 9-10[解析] 第9题.夏秋之交.位于沿海省区浙江省的杭州市可能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气压较低.尤其是气旋中心移至时.这一点从图中可以看出,由此可知.此时的天气是受气旋的影响.即选项A正确.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8日前后.低压中心移至杭州.此时杭州与周围地区的气压梯度力大.在水平方向上.空气急剧辐合.在垂直方向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狂风暴雨天气.故本题A项正确. [答案] 9.A 10.A 11-12[解析] 以丙为中心的气压场中有两条锋线.说明该气压场为低压中心.从风向标可看出以丁为中心的气压场也是低压系统.风向向右偏.为北半球.由丙.丁均为低压系统可知图中乙东侧的等压线数值最大.乙最接近该等压线.故乙气压最高.丙丁都处在北半球低压中心附近.周围大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且多阴雨天气.甲乙纬度相当.但甲处在锋线附近.降水多且受冷气团控制.因而气温稍低于晴朗天气处的乙地.乙地等压线最稠密.故风力最大. [答案] 11.B 12.D 13-15[解析] 第13题.①线的南侧等压线数值是1 005.北侧有1 010.1 015两条等压线.其等压线数值可能为1 010.②线的南侧等压数线值是1 015.东西两侧等压线数值都是1 010.其北侧等压数值是1 020.因此其等压线数值可能为1 015.第14题.读图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第15题.E天气系统是低压系统.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东部海面吹偏南风.多阴雨天气. [答案] 13.C 14.A 15.D 16[解析] 据图可知.气流为逆时针辐合.可判断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气旋.在气旋的低压槽中.西侧为冷锋.东侧为暖锋.由逆时针辐合.可推知二者的前进方向.暖锋的降水在锋前.而冷锋的降水主要在锋后. [答案] 冷锋 暖锋 (4)甲.丁 17[解析] 第(1)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风.画图即可得出风向是西北风.因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所以甲地的风力比乙地大.第(2)题.天气系统A是冬季的冷锋.此天气系统过境能带来大风.降温.可能有阴雨或沙尘天气.第(3)题.描点连线.层层进行.可从外向内.也可从内向外.连线时不要交叉.不要漏点,连好可见是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低气压 题.冷锋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形成寒潮.对农业生产可造成冻害,低压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形成热带风暴乃至台风.造成强降水形成涝灾.但缓解了旱情. [答案] (1)西北风 甲地比乙地风力更大 原因:甲地比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2)大风.降温.可能有阴雨或沙尘天气. (3)画图略,低气压或气旋. (4) 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 图乙所示天气系统 自然灾 害名称 寒潮 台风 对农业 的影响 不利:冻害等 有利:减轻虫害等(沙尘暴引起土壤侵蚀.农业减产等) 不利:淹没农田等, 有利:缓解旱情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4分)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两种类型。图乙中的甲属于__________国家,图乙中的乙属于____________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城市在B城市的            方向。

(2)图甲和图乙比较,比例尺较小的是           ,判断依据是             

                                          

(3)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提示:从风向、地形和洋流等角度分析)

(4)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甲和图乙是我国某县2009年农业发展的部分基础数据。读图完成问题。

1.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9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 a表示花卉,b 表示果蔬, 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2.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果蔬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今后的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2分)

(5)Q地位于M的                   方向。(1分)

(6)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方向(1分)

(7)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用折线)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甲、图乙为世界某两区域地图。读图,完成8~9题。

8.比较①②两河流的特征及其综合开发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河上游为季节河,支流多

B.②河下游径流量较大

C.①河下游开发重点是水能发电

D.②河上游开发重点是农业灌溉

9.下列关于①②两河下游地区的农业及其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面向市场的商品农业

B.都以小麦—牧羊业为主

C.①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是热量条件

D.②河下游地区的农业产品主要面向附近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