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双项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2-13题. 12.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B.图中城市人口减少了 C.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13.从Ⅲ到Ⅳ阶段.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政策 B.消费观念 C.劳动力 D.市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项选择题)

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减少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A.臭氧层被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项一功能        (  )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年12月30日,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工程干线正式贯通。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南起江苏仪征青山分输站,北连河北安平分输站,共有1干9支,全长1 498公里,2005年1月17日全线开工。这条连接西气东输管线和陕京二线的“联络线”,与东西走向的西气东输和陕京线不同,它纵贯南北,与京杭大运河相伴而行,因此被称作是现代“能源运河”。据此回答完成下面4道问题。

下列有关冀宁管道干线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纵贯华北、华东,联系苏、鲁、冀三省    B.增加了西气东输管线的气源

   C.沿线地区人口稠密、文化气息浓郁        D.在河北境内穿越京九铁路

冀宁管道是国内第一条数字化管道,采用了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设计。冀宁管道工程采用遥感技术的作用是

   A.保证工程建设的全天候、连续性和适时性  

B.实现对管道在全部使用生产周期内的质量监控、安全运营与管理

   C.加强对地质、地貌的勘探,缩小工程的建设投资

D.形成可供研究、规划和决策人员使用的图像、统计图表、数字等

建设冀宁管道干线的主要功能是(双项选择题)

   A.增加西气东输管线的新气源             B.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量,改善环境质量

   C.增加用气点,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D.保障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供气安全

影响冀宁管道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双项选择题)    

A.国防安全   B.地质地貌     C.消费市场   D.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山区可能有永久积雪,其雪线最低的地方海拔约为_________米。

(2)图中反映的地段,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B地区的自然带可能是_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

(3)该地分布在_________半球(南或北),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4)该山区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出现在_________(A或B)坡海拔约_________米处,A处降水少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目前已经开通了北京、广州、上海、兰州、重庆至拉萨五条铁路客运线。
资料1:
下图反映了西藏近25年来国内旅游者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资料2:
下图反映了入藏旅客量变化的季节性特征。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西藏旅游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2)下列对西藏地区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
B.北部降水丰富,强风雪天气多
C.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
D.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E.气温年较差大
F.高原湖泊多
G.空气稀薄缺氧
(3)西藏近25年来的国内旅游者人次数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藏旅客量的年内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