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废弃物的零排放.资源化 (2)广东 广西(台湾.海南.云南.福建.四川等) (3)使园内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和利用,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4)我国人口众多.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弊端.保护环境,促进我国粗放型经济模式的转型和调整.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从1976到1996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体现在:土地利用上:                                                                 

交通条件上:在1976年只有水运和普通公路,到1986、1996具体变化体现在: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   ___污染、____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3)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种植______   __、_____   __、副食品等生产。

(4)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题: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① 三峡库区地质地貌复杂,地表土层贫瘠,保土保水能力极差,生态环境先天脆弱。

多年来,由于这一地区人口暴涨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森林减少,植被下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以库区秭归县为例,全县40万亩耕地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高达12万亩;占30%:全县坍塌滑坡多达500多处,干旱、山洪、大风灾害年年都有。

② 三峡移民安置的难点在于农村移民的安置,然而,库区的土地资源却恰恰非常不

利于大农业后靠安置移民。以淹没各类土地达6.6万亩的云阳县为例。云阳县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农耕地少;非耕地多;水田少,旱地多;平地厚地少,坡地薄地多;成片地少,零星地多,另外,三峡工程所淹没的4.82万亩耕地虽然只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8%,但淹没的却多是江河谷地经过上百年开垦出来的良田好地,受淹后库区四周所剩的荒山草坡大多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水源缺乏,交通不便。在八年移民试点中曾在云阳投资1736万元开发土地1.76万亩,但其中多数耕地都因质量很差,又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如水源、交通等),而无法发挥真正的安置效益。由于库区多数地方经济基础薄弱,不仅很少有大型企业,而且现有的中小企业也严重亏损。同时,由于农村移民的生产技能较低,真正能自谋职业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

(1)阅读材料分析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低的自然方面原因有哪些? (3分)

(2)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低的社会经济方面原因有哪些?(2分)

(3)该地区农业生产从其投入上看属于__________密集型农业 ,农产品商品率        

   (填高或低)(2分)

(4)该地区农业普及推广机械化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