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名称 流向 注入地 水量 水位变化 流经的主要气候区 水力资源 国际地位 尼罗河 自南向北 地中海 小 大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丰富 流程最长的河 刚果河 自东向西 大西洋 大 小 热带雨林 丰富 水能最丰富的河之一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长江流域图和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精英家教网
流域水土流失面积 森林覆盖率 主要湖泊蓄水容积 湖泊面积
1957年 36.38万平方千米 22% 洞庭湖293亿立方米 洞庭湖4300平方千米
1987年 79.94万平方千米 10% 洞庭湖174亿立方米 洞庭湖2600平方千米
(1)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均大致是自西向东,其主要原因   是
 

(2)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3)长江“一江春水向东流”,东流入
 
海;黄河“东流到海不复回”,东流入
 
海.
(4)填注图中城市的名称:
A.
 
B.
 
C.
 

(5)在图中标注出三峡水利枢纽的位置.(用两条纵线)
(6)1998年长江流域再一次发生特大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人民币.但人们发现1998年长江洪水虽大,但流量并不是很大,其最大流量比1954年还少1万多立方米/秒,然而水位却创历史上的最高记录,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长江流域图和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森林覆盖率主要湖泊蓄水容积湖泊面积
1957年36.38万平方千米22%洞庭湖293亿立方米洞庭湖4300平方千米
1987年79.94万平方千米10%洞庭湖174亿立方米洞庭湖2600平方千米
(1)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均大致是自西向东,其主要原因  是______.
(2)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______.
(3)长江“一江春水向东流”,东流入______海;黄河“东流到海不复回”,东流入______海.
(4)填注图中城市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
(5)在图中标注出三峡水利枢纽的位置.(用两条纵线)
(6)1998年长江流域再一次发生特大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人民币.但人们发现1998年长江洪水虽大,但流量并不是很大,其最大流量比1954年还少1万多立方米/秒,然而水位却创历史上的最高记录,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山脉名称:A______ 河流B注入______.
(2)图中沿北纬40°由东向西,植被分别是______,产生这种植被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
(3)针对甲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___.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5)关于长江与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共同流经了青海和四川两省   B、两河下游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C、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黄河其次   D、两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所流经的地形区都比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
 ②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③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
 ④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2)图中区域①和②的分界线是
A
秦岭
秦岭
 山脉B
淮河
淮河
 河流
(3)当寒潮发生时,位于山脉A北侧的西安市气温明显比位于山脉A南侧安康气温要低,这是因为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阻挡削弱了南下的
冬季
冬季
风.
(4)B河流曾流传这样一段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贻误后代”,造成该河水质严重变坏的原因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说明)
河流流量不大,自净能力差;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的注入
河流流量不大,自净能力差;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的注入

(5)A-B一线两侧,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外,在社会文化(饮食、住房、风俗等)方面差异也很明显,请举例说明
北侧喜欢面食,住窑洞;南侧喜欢米饭,住通风散热的房子.
北侧喜欢面食,住窑洞;南侧喜欢米饭,住通风散热的房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山脉名称:A
 
  河流B注入
 

(2)图中沿北纬40°由东向西,植被分别是
 
,产生这种植被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3)针对甲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5)关于长江与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共同流经了青海和四川两省     B、两河下游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C、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黄河其次    D、两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所流经的地形区都比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