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 . . . . . . . 等. 化学性质: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①③④
①③④
(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序号).
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
(3)我市从去年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
,这是汽油
不完全
不完全
燃烧产生的.
(4)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5)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
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
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6)潍坊市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①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A
A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②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点燃 
.
 
CO2+2H2O
CH4+2O2
 点燃 
.
 
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与抗震救灾: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引发恐慌,
(1)海啸淹没了日本东北部地区,造成民众饮用水短缺,海水不能直接饮用是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
 
 
等盐类(至少答出两种,填写化学式).对海水进行淡化通常采用“膜法”,其原理是
 
.在灾区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为合理的顺序
 

(2)震后灾区的防疫工作十分关键.对于灾区中死亡的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时,通常采用撒泼大量的消石灰并深埋,消石灰的化学成分是
 
(填化学式),撒泼消石灰的主要作用是
 
A中和酸性 B杀菌消毒 C标记作用D美化环境
(3)核电站爆炸一些放射性化学物质能以小颗粒形态被释放出来,这些物质包括碘-131等,①碘-131中的131与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中的12表示的意义相同,则131是这种碘原子中
 

A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中子数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②放射性碘-131就很容易模仿人类身体组织所需的元素成分进入到人体组织器官中,造成危害,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
 
 (常量或微量)元素.科学补碘,可以预防放射性碘的危害,常见含碘的食物有
 
(试举一例),但不能盲目补碘,因为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③口罩可以过滤掉放射性粉尘以防其进入人体,.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你对过滤有和新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3)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元素。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 不足而引起的。

(4)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

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节约使用纸张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C2H5OH)  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3)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元素。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          不足而引起的。
(4)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           
(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b
锥形瓶
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或E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BC
BC
(填上图字母),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瓶口
瓶口
,若火焰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状态和
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

②选择合适的
收集装置
收集装置
,并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