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宗教传播.文化交流 4.军事:战争 附:对外贸易 (1)概况: 秦汉:对外贸易的开始.以陆路为主.(丝绸之路.与朝鲜.日本.越南.西域的交流) 唐朝:对外贸易繁荣.水陆并进.(朝鲜.印度.波斯.大食.罗马贸易频繁) 明朝:海运发达.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清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对外贸易萎缩.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五个特点: 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宋元明清时.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 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 ③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 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相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 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⑤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五)对外交通 1.陆上丝绸之路 两汉: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为南北两路.至疏勒会合.越葱岭.往西南先后可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北可达大宛.康居 隋唐:⑴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保证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⑵从长安出发.向西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及欧洲.非洲许多国家 宋元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废弃(荒漠化.战争.经济重心南移.造船技术提高.奥斯曼帝国阻碍) 2.海上丝绸之路 西汉武帝后开通: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 唐朝得到发展:从广州出发.绕过印度半岛南端.最远可到达波斯湾 明朝进一步发展:最远可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明末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受到限制 附:联系:中国近代屈辱外交 晚清:抵抗--勾结--洋人的朝廷 民国时期:投靠帝国主义出卖领土.主权. 表现:北洋军阀政府(删). 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废除英美等国的治外法权 新中国外交:基本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国国名和地名的古今对照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