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4411  214419  214425  214429  214435  214437  214441  214447  214449  214455  214461  214465  214467  214471  214477  214479  214485  214489  214491  214495  214497  214501  214503  214505  214506  214507  214509  214510  214511  214513  214515  214519  214521  214525  214527  214531  214537  214539  214545  214549  214551  214555  214561  214567  214569  214575  214579  214581  214587  214591  214597  214605  447348 

32.(16分)瑞典森林、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国的工业体系,并生产出优质钢材、船舶等许多居世界前列的出口产品。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图8-11

(1)将瑞典用其自然资源发展相应工业填入上面工业联系图8-11的空白框内。

(2)在图中间的一系列工业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是        ___。

(3)下面四种工业中,与主导工业部门联系密切,并在该国居重要地位的是(   )

A.机床             B.造船             C.氮肥             D.精密仪表

试题详情

31.(20分)读图8-10,回答下列问题。

图8-10

(1)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具有全国性的是       

(2)我国受低温冷害的地区有                       

(3)干旱灾害影响我国范围广,其中华北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        ,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       

(4)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洪涝灾害外,其有益的方面有        __。

(5)气象气候灾害一般有      性,存在      差异和        差异。

试题详情

下表为我国华北某山区1970年和2000年的一些有关农业发展和统计资料,读后回答28-30题。

项目
1970年
2000年
森林覆盖率(%)
19
10
耕地面积(万亩)
50
65
年降水量(mm)
450
380
气温年较差(℃)
38
42
河水含沙量(%)
1
3.5
粮食平均亩产(千克)
205
150

28.该地农业发展状况是

A.耕地较30年前增加了30%              B.增加的耕地主要来自荒地的开垦

C.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                 D.生态环境发展呈恶性循环状态

29.该地区计划在2010年前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适宜种植的经济林木有

A.茶树             B.苹果             C.核桃             D.兴安落叶松

30.森林覆盖率提高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夏季气温升高                        B.河流含沙量减少

C.地下水的蓄积量增加                      D.耕地面积扩大

高考地理仿真试题(八)

第Ⅱ卷(综合题  共80分)

试题详情

图8-9是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26-27题。

图8-9

26.甲点附近地区降水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B.西南季风带来充沛降水

C.空气对流运动强盛                    D.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27.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乙地所在省区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高寒畜牧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试题详情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已超越某一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噪声污染          D.城市垃圾

22.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A.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B.大规模改良现有草原,发展林木生产

C.在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大面积植树造林

D.把用材林的采伐量控制在生长量之下

读等高线示意图8-8(已知a>b),回答23-25题。

图8-8

23.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A.P为山坡上的洼地                   

B.Q为山坡上的洼地

C.P为山坡上的小丘                    

D.Q为山坡上的小丘

24.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m,a的海拔高度为300m,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P<300                        B.300<P<400

C.100<Q<200                        D.200<Q<300

25.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为

A.同为洼地                           B.同为小丘

C.同为缓坡                           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试题详情

读气温降水玫瑰图(图8-7),回答19-20题。

图8-7

19.关于甲、乙两种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甲种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西岸,乙种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

C.甲种气候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乙种气候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甲、乙两种气候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

20.下列城市与气候组合,正确的是

A.甲--新加坡,乙--杭州            

B.甲--洛杉矶,乙--悉尼

C.甲--孟买,乙--布鲁塞尔              

D.甲--莫斯科,乙--罗马

试题详情

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图8-6),回答17-18题。

图8-6

17.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原因是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风化作用          D.板块运动

18.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a层最老          B.b层最老          C.c层最老          D.一样老

试题详情

读某景观示意图8-5,回答14-16题。

图8-5

14.该种景观位于我国的

A.内蒙古               B.陕西             C.新疆             D.云南

15.该种景观具有

A.美学享受功能      B.信息传递功能      C.宗教信仰功能      D.居住功能

16.该种景观可反映出当地的

A.气候特征          B.土壤特性          C.地形特征          D.植被特点

试题详情

读图8-4,回答12-13题。

图8-4

12.该图环境标志的含义是

A.保护森林          B.保护臭氧层           C.国家节水          D.国家节能

13.下列地区中,该环境问题表现最突出的是

A.中亚地区                           B.亚马孙平原

C.南极洲                                D.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