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4725  214733  214739  214743  214749  214751  214755  214761  214763  214769  214775  214779  214781  214785  214791  214793  214799  214803  214805  214809  214811  214815  214817  214819  214820  214821  214823  214824  214825  214827  214829  214833  214835  214839  214841  214845  214851  214853  214859  214863  214865  214869  214875  214881  214883  214889  214893  214895  214901  214905  214911  214919  447348 

32.解析:全球岩石圈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在地球内部的软流层的基础上运动的,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形成火山、地震带。

答案:32.⑴.软流 交界处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⑵.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⑶.5 南极洲板块 ⑷.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消亡

试题详情

31.解析:解答该题主要是进行地质构造的判读,首先判断出这是褶皱,A为背斜,B为向斜。该处地表形态的形成从图中可看出是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对于沉积岩的判断,从形成的层状结构特点可以看出。对①②两处岩石,因②处于向斜内部因受挤压故岩性坚硬;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生成,在图中可看出③处是岩浆侵入处。向斜构造是储水构造区,背斜是储油构造区。山区的植被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造成地质灾害。对黄土高原区地表形态的形成,主要就是该地土质松,植被少,加上暴雨侵蚀,形成这样的特征。

答案:31.(1)褶皱  背  向 (2)流水 侵蚀  (3)①  ②  ②  ③  (4)B  A (5)增加  滑坡、泥石流  (6)ABD

试题详情

26.解析考查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与地带性分布的区分判断。

答案 26. C

27-30.解析(1)先查看基带所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明确基带的自然带属性;(2)按纬度地带性规律,由基带开始,从低纬向高纬更替规律,变成了由地势低处向地势高处依次更替规律;图中①基带为热带草原带,故处于低纬度地区;②为5000米以上,判定是积雪冰川带,③以下是森林草原过渡带,可判定③是高山草原带。

答案  27.A   28.A   29.A    30.A

试题详情

25.解析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而同纬度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可见东岸和西岸两地的水热组合状况不同。

答案 25. D

试题详情

24.解析:土壤水分和空气贮存在土壤空隙中,但这不是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这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一定的植物,适宜于一定的土壤环境,这是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答案:24.B

试题详情

20.[解析]:洋流对航海的影响,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当南非炎热干燥时,正值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20.D 

21-23.解析:该题组考查森林与环境的关系,对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树木生长迅速,在海南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光热水等条件,适宜发展热带经济林木生产。

答案 :21.B   22.C  23.D

试题详情

35.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2-5-16”,回答:

图2-5-16

(1)A地所属自然带名称:           ,E地所属自然带的典型植被为          ,C地所属自然带相应的气候类型为          

(2)分析评价下列各地区气候资源及其农业发展的条件:A处       条件配合好,宜种植以    为主的高产粮食作物;C处    条件好,但     资源不丰富,宜发展以        为主的旱作农业;D.E处应分别充分利用    资源和    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和      农业,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和     等农产品

考点5

1-3题解析:地壳物质循环是指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又由各类岩石形成岩浆的过程,主要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而交替进行。内力作用主要体现在岩浆通过冷凝作用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和沉积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通过高温熔化作用形成岩浆。外力作用主要体现在岩浆岩受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答案  1.D    2.A    3.A

4-6题解析:本题组通过联系实际,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及各项工程建设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河流的流量不仅跟补给方向有关,还跟河流流域面积的大小,补给量的多少等因素有关,故第4题选D;河流流量趋于稳定,主要是因河流上游的水库的修建,而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故第5题选D;河流与湖泊相互之间的水源补给,是由水位高处补给水位低处,因而长江干流的水只能补给水文站下游的湖泊,不能补给洞庭湖,故第6题选B。

答案 :4.D   5.D   6.B

7-10题[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从图上看,①处属于山麓地带的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黄河从孟津以下流出山口在郑州、开封一带形成地貌①,②处属于断层构造,我国中西部地区受断层构造形成的著名的山峰是华山。

[答案]:7.B 8.C 9.A 10.D

11-13题[解析]:结合全球洋流分布判断得:②应是厄加勒斯暖流,⑤是秘鲁寒流,受其影响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秘鲁渔场;与洋流⑦相比,北半球同纬度洋流应是暖流,其次温度高和盐度均高。

[答案]:11.B  12. C  13.  A

14-17题[解析]:从图中看,沙漠景观一般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为治理流动沙丘,多在沙丘的迎风坡,即沙丘的缓坡种草植树,可以削减风速,抑制沙丘流动,但由于②处与①处的相对高度较大,因而应在③处种草植树。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故①处是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

[答案]:14.A 15.A 16.C 17.A

18-19题[解析]考查盐度的影响因素,河流含盐物质的增加与海水入侵有关,溯江而上盐度越来越低。产生咸潮的原因主要由于长江水位过低引起海水倒灌。

[答案] 18.A  19.B

试题详情

34.读图2-5-15,回答下列各题。

            图2-5-15

⑴图中I-Ⅳ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别是:

I      洲,II     洋,III     海峡,

IV     河。

⑵图中大陆东岸的洋流性质为        ,西岸的洋流流向为       ,其洋流名称为      

⑶图中A.B.C.D四点处,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水温最低的是    

⑷图中①、②、③三支洋流,    洋流沿岸有荒漠景观,    洋流附近有大渔场。

⑸若在C点处有一艘油轮发生石油泄漏,B.E两点受污染较严重的是     

试题详情

33.读图2-5-14,回答下列问题。

             图2-5-14

⑴甲河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河流流量变化与      变化相一致。

⑵该地属季风区,两条河流中季节变化和年际较明显的是     

⑶A.B两城市,水资源较丰富的是     城。

⑷乙河所处的地质构造名称是      ,如果在该处修建水库,会出现             等不良后果。

⑸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C属于         

⑹从A到B的地域差异属于        分异,这种地域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试题详情

32.2005年3月28日,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继2004年12月26日大地震后再次发生里氏8.7级的强烈地震。据此材料结合全球板块示意图2-5-13,回答下列问题。              

图2-5-13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是在地球内部的       层的基础上运动的,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总是在板块       ,全球形成两大地震带,分别是      地震带和      地震带。

(2)图中板块的名称①                     ④      

(3)赤道穿过    个板块,秘鲁寒流流经的海域在     板块上。

(4)印度尼西亚的地震发生在     板块和    板块之间,是    型板块边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