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4749  214757  214763  214767  214773  214775  214779  214785  214787  214793  214799  214803  214805  214809  214815  214817  214823  214827  214829  214833  214835  214839  214841  214843  214844  214845  214847  214848  214849  214851  214853  214857  214859  214863  214865  214869  214875  214877  214883  214887  214889  214893  214899  214905  214907  214913  214917  214919  214925  214929  214935  214943  447348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   )

A.现代型和过渡型 B.原始型和传统型

C.现代型和传统型  D.传统型和过渡型

2.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2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1分)

材料一、江苏的水资源、海洋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等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但江苏是一个人口大省,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并且江苏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的高消耗为代价换来的。近年来,江苏交通用地、水利用地、工矿用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使原本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加雪上加霜。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许多资源遭到浪费和污染的命运。

材料二、江苏省人均主要资源量与全国平均比较(图14)

 

(1)与全国人均资源比较,江苏差距最大的是人均森林面积,试分析江苏人均森林面积少的原因,以及可以采取的对策。                         

                                       

(2)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各种资源中,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是     资源和     资源,试分析其原因: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江苏目前最缺乏的资源是土地资源和        ,江苏从国家新世纪四大工程中得益最大的是__________              工程和       工程。试从经济和生态角度分析其对江苏的有利影响。

试题详情

23、图9表示黄土高原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图10表示20世纪江西水土流失面积增长情况;图11表示江西省低山丘陵区人地关系。据图完成下列要求(26分)

(1)    把下面内容的代号,填入图9中恰当的方框内,完善框图。

①农业生产落后  ②毁林垦荒  ③粮食短缺 ④贫困  ⑤水土流失  ⑥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    图11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内容分别是

                                      

(3)水土流失治理,要坚持     措施、     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又要兼治;即水土流失治理的各项措施制定不仅要适合当地自然条件,还要考虑当地的        状况,水土保持的各项战略对策应该以           核心。

(4)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没有黄土高原严重,但造成的损失却比黄土高原大,为什么?

试题详情

22、读图7和图8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 据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全国现有耕地面积为23396.22万公顷,园地1108.16万公顷,林地23396.76万公顷,牧草地26311.18公顷,其他农用地2550.83万公顷,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535.42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4.52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56.53万公顷,其余为未利用地。

(1)写出图中字母或数码所表示的自然地理单元名称。

三大自然区:A         、B         、C                 

自然地区:①         、③         、⑤                    

(2)我国自然区划划界的主要依是                 

(3)图8表示的主题是(   )(填数字代码)

①天然气资源的分布  ②主要贫困县的分布  ③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分布

④森林资源的分布   ⑤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

(4)在图8中用图例/////画出西部大开发的地理范围。

(5)在西部的开发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试题详情

图6中表示三个不同地区农业立体种养模式组图,读图分析回答20-21题:

 

20、有关三图中农业的立体种养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分布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势低洼                  B、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混合农业

C、在国土治理上都遵循了治水的共同原则              D、都是为了治理土壤盐碱化问题

21、有关这三种立体种养模式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使我国农业逐步实现集约化经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程度高的商品性农业基地

B、实现综合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都可以大力发展沼气、小水电、地热、太阳能等新能源,实现能源清洁化

D、正确协调人地关系,建立良性生态循环,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改善生态环境

试题详情

19、引起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   )

A、酸雨严重   B、过度樵采、放牧   C、地震    D、过度开垦

试题详情

图5是黄土高原地区工业投资比重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能源是该地投资最大的主导产业,   

该地区最欠缺的两种能源是     (   )

A、煤炭       B、石油   

C、地热能      D、水能

17、为加大该能源的输出,支援其他地区的

经济建设,采取的合理的措施有   (   )

A、整治河道,提高航运能力     

B、 新修建铁路,扩大输出能力

C、 修建高速公路,提高输出速度   

D、修建电厂,进行远距离输电 

18、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其战略决策应是   (   )

A、以能源生产为主,发展其他相关产业

B、减少高耗能工业(冶金、化工)工业

C、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地,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D、只有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渠道,才是发展当地经济的唯一途径

试题详情

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14--15题:

14、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

A、围湖造田  B、森林破坏  C、兴修水利     D、环境污染

15、关于湿地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   )

A、通过湿地改造,发展种植业B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C、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D、利用湿地地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试题详情

读图2,完成11--13题:     

11、图中铁路干线的名称是       (   )

A、兰新线         B、兰青线

C、包兰线         D、京包线

12、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3、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   B、保护铁路畅通无阻

C、调节气候        D、减少水土流失

试题详情

移民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中具有艰巨性、复杂性的问题,备受公共关注。回答9--10题

9、三峡百万移民安置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

A、库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不足     B、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

C、该地区教育科技落后         D、该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10、三峡库区移民的安置应立足于               (   )

A、扩大耕地面积 B、鼓励移民远迁  C、调整农业结构 D、发展非农产业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