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5743  215751  215757  215761  215767  215769  215773  215779  215781  215787  215793  215797  215799  215803  215809  215811  215817  215821  215823  215827  215829  215833  215835  215837  215838  215839  215841  215842  215843  215845  215847  215851  215853  215857  215859  215863  215869  215871  215877  215881  215883  215887  215893  215899  215901  215907  215911  215913  215919  215923  215929  215937  447348 

20.下列有关我国三个经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东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的大开发,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会大幅度提高

C.三个地带中的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的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试题详情

19、下列四组省区中,地处中部地带的是                   (   )

  A.浙江、福建、江西  B.西藏、山西、江苏   C.陕西、云南、广西  D.江西、湖南、安徽

试题详情

18、在我国,穿越三个经济地带的铁路干线是                 (   )

  A.湘黔线    B. 陇海线   C. 浙赣线     D.包兰线

试题详情

17.我国生活在牧区以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是                (   )

A  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  B.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

C.维吾尔、苗族、哈尼族   D.鄂伦春族、藏族、壮族

试题详情

16、下列有关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区和西部经济地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包括的省(区)范围相同

  B.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类型相同,各大河流都发源于此

  C.拥有漫长的国境线,边贸经济发达

  D.能源、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丰富

试题详情

右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位置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根据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地表温度较乙区低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热量条件比甲区高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与丙区之间,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14、丙区中,跨地势两级阶梯,且自然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地区是:  (   )

A.东南地区    B.华中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15、乙区东南部地区农牧业的特点是:                   (   )

A.高山牧业,河谷农业       B.草场牧业,河谷农业

C.高寒牧业,绿洲农业       D.草场牧业,灌溉农业

试题详情

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的自然差异显著,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1-12题:

1、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   )

A.区域面积依次增加,人口比重依次增加   

B.地势逐渐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逐渐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逐渐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2、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叙述错误的是                          (   )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

C.我国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受地貌的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向北弯曲

3、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4、我国各大河流中,流经三大自然区的河流是                 (   )

  A.黄河     B.长江     C.黑龙江      D.珠江

5、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   )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

6.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的正确叙述是                 (   )

    A.水分条件的变化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B.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

    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肥力较好

7.华北平原和南疆都是我国棉花基地,两者相比不同的生长条件是        (   )

    A.春播期雨水少   B.夏季高温多雨      C.秋季晴朗少雨      D.沙质土壤

8.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三大灌溉农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有:         (   )

A.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属于干旱地区

B.三大灌溉平原都是本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灌溉水源来自黄河    D.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甜菜等

9.下列地理事物由大到小或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     )

A.人类活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B.作物熟制:东北--华中--华南

C.所占面积:东部--中部--西部

D.经济GDP的增长:西部--中部--东部

10、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本地区的3个灌溉农业区都引黄河水自流灌溉

B 内蒙古东部、中部既是牧业基地,也是煤炭基地

C 本地区的植被由西向东为荒漠-草原-荒漠

D 塔里木盆地为新疆的主要牧区

11、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                          (   )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青藏高寒区   D.大陆邻近约海区

12、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是            (   )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

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形状况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太阳辐射

试题详情

31、(1)B成都平原   (2) 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3)松嫩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   (4)E南疆

试题详情

30.(1)南  北  

(2)该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西差异不大,河流出山口顺势北流,故呈平行状;该区河流的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沿途不断蒸发,下渗和灌溉,流量急剧减少,故流程不长便消失在沙漠中

  (3)唐宋以后,由于人口增长;当地居民在河流上游盲目垦耕,破坏固沙植被,导致河流水量锐减或者改道,水源枯竭;加上战争、瘟疫等原因,古绿洲被迫放弃。

试题详情

29、(1)负相关  海陆分布的差异  气候干燥,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2)400  农业  畜牧业  森林  草原   (3)水源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4)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