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5807  215815  215821  215825  215831  215833  215837  215843  215845  215851  215857  215861  215863  215867  215873  215875  215881  215885  215887  215891  215893  215897  215899  215901  215902  215903  215905  215906  215907  215909  215911  215915  215917  215921  215923  215927  215933  215935  215941  215945  215947  215951  215957  215963  215965  215971  215975  215977  215983  215987  215993  216001  447348 

(一)建设背景

  1.修建武广高铁的最直接原因是既有线路饱和。广州至武汉段属京广铁路,是全国最繁忙最密集干线,其客货混跑的模式成了铁路发展的瓶颈,武广线的开通,将使原有路网的货运潜力得到释放。

  2.修建武广线的另一个背景,是中国“城市群”在经济地图上的崛起。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很快,城市群的崛起以及城市群之间的交通需求,意味着以短途运输为主的公路已不能跟上形势,运载量小的航空运输也难完成新的使命,单位载客量所占用的土地、消耗的资源更少的高铁应运而生;此外,珠三角、长株潭纷纷启动一体化进程,各区域也开始规划城际轨道网。

  课本知识链接:既有的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经济因素成为决定交通运输的首要区位因素。

试题详情

解读一:何为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砟”的意思是小块的石头。常规铁路都在小块石头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或水泥钢轨,这种铁路不适于列车高速行驶。无砟轨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用整体式道床代替有砟轨道道床的道砟,有稳定性好等特点。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解读二:

试题详情

材料一:我国建成世界时速最高、里程最长客运干线。

  运营里程达1068.6公里的武广客运专线,按计划将于12月20日投入试运营。届时,时速350公里的列车将使广州至武汉的时间由10小时缩短到3小时。全部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无砟轨道技术铺设的这一高速铁路客运新干线,是全球首条时速最高、里程最长的高铁客运干线。

  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项目武广高铁客运专线,是(北)京广(州)高铁客运专线的南段,北起武汉火车站,南至广州新火车站,途经武汉江夏、湖北咸宁、湖南长沙、广东韶关、番禺等25个车站,运营里程达1068.6公里,是迄今世界上里程最长的无砟轨道铁路。

材料二:12月26日,全长1068.6公里的武(汉)至广(州)铁路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更在于它有望成为改写粤湘鄂三省经济版图、塑造沿线经济新生活的黄金大动脉。

  武广高速铁路连结中国中南部地区,串起了该区域的的三大都市圈--珠三角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和武汉城市圈。它的开通,极大地拉近了三者的距离,广州至武汉的列车运行时间由十小时缩短至三小时,广州至长沙的时间则缩短至两小时。随着空间距离的拉近,粤湘鄂三省人员、资金、信息、物质流动也将更加密切,该区域经济资源的整合优化将进一步加速,三省均得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格局规划未来的发展。

试题详情

26. 材料一: 2009年4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针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对中国的外部需求的急剧减少,中国要把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上,努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刺激消费,着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使中国经济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方式转变。

材料二 2009夏季达沃斯年会于9月10日至12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会议期间,在讨论如何增强消费信心时,一位台下嘉宾向台上来自中国、日本、越南、泰国的官员和企业家代表提问:“亚洲国家增长模式都是出口驱动型,我们希望转向消费驱动的模式。我奶奶80岁了,她有很多存款,但劝她花钱却非常困难,所以我想问一下来自四个国家的代表们,如何让像我奶奶这样的老人把口袋里的钱拿出来进行消费?”。据调查,像这种“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而对于手中没钱的老百姓,消费更是一种奢望了。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要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格局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探究:你认为中国老百姓不愿花钱消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国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2)A主要原因:①目前经济形势下,就业严峻,收入增长缓慢,尤其是预期收入不乐观,导致消费信心不足。②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未来预期消费不确定,如医疗、教育,养老等,导致即使有钱也尽量节约消费。③受中国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如重勤俭、轻生活、重储蓄,轻消费,尚未实现从传统的消费观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消费观念转变。(每一点2分,共6分)

B要增强老百姓消费信心: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增强消费信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②物价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稳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③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④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每一点2分,共8分)

试题详情

27. (1)①价格对生产有影响,价格变化能调节生产。房价的上扬使的开发商加大生产力度。消费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由于人们的消费热情高涨,开发商加大生产力度。

(2)①房价不断上升既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一方面,这有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在起作用的成分。  房价由其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增加,带来房产价值量的增加,加上居民购房需求的增加,必然带动房价的持续上升;②另一方面,其中也有违背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的成分。存在着大量空置房说明房地产市场并非供不应求,而是由于其他因素造成房价攀升,房地产价格已远远超出其价值。

(3)①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  作为购房一族,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要坚持适度消费、求实消费。②房价高攀,银行贷款利率提高,告诫我们要慎重购房;③要明确消费目的,即购房是为了满足生存消费(自住),还是为了满足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改善居住环境或投资获利),要合理购房,反对盲从、攀比。

(4)第一,市场调节有其自身的缺陷性,房地产业的价格上扬,影响了市场的秩序,直接影响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第二,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备份题

试题详情

27.(20分)

  (1)①考生只要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等角度来概括,都可以给2分。(2分)

   ②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4分。每句2分。每句中,每分句1分,最高给2分)

  (2)①总结原因: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3分。每句1分,最高给3分)

   ②两手结合:市场能够及时准确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发展文化产业要发挥市场调节“无形手”的基础性作用,遵循价值规律。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发挥宏观调控“有形手”的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4分。每句1分)

  (3)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要把堵和疏、依法打击和道德建设、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都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4分。每句2分。第一句中,每分句1分,最高给2分;第二句中,只答材料不给分,只答观点给1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网络本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每分句1分)

试题详情

27.(20分)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呈现着“繁花似锦”的繁荣景象。

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感受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下列材料。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感受文化软实力

     2009年,一场场高质量的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网络、3G等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竞相追逐的制高点。电影票房突破60亿元,增长近40%。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20%……以“中国元素”为底蕴的文化产业不仅塑造了强大的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更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增添了力量。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并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义。(6分)

材料二  探寻文化发展秘诀

2009年,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一大批艺术院团、新闻出版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合并、上市成为更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发展“升格”到国家战略高度;文化部制定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成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政策“推手”。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保护合法的跨地区经营活动”,要求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等法律法规。面对文化市场消费者的变化,文化生产者和经营者更多地关注和适应市场与人们的需求,不仅考虑国内消费者需求,文化“走出去”也变得更为主动。

  (2)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总结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至少三条),并简要说明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无形手和有形手”结合起来。(7分)

材料三  倡议推动文化发展

2009年,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各界倍加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大力实施“少儿出版精品工程”……有关部门更是频出重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同学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就如何“抵制网络不良之风,共建文明绿色空间”提出了如下合理建议:

第一,必须把堵和疏的方法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打击网络低俗不手软,同时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第二,必须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使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

     第三,需要网络运营商和广大网民树立应有的网德。

  (3)请你说明上述建议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7分)

试题详情

34.(1)①面对08年GDP呈现下降走势,国家果断出台投资计划,拉动经济增长,使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2分)②我国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2分)③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消费比重偏低,比例需要进一步协调。(1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家庭消费,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2分)②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稳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2分)③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2分)④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1分)

备份题

试题详情

27.材料一:

图1:2008年11月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   图2:2008年至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GDP的增长速度

注:2009年前三季度投资、消费、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长7.3、4、3.6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经济在全球通往复苏的路上率先回升,并对全球经济作出超过50%贡献率。

材料二:我国的社会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不断走低。在上世纪80年代,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在50%以上,2008年下滑到35%左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美国的家庭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则高达70%以上。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5分)

(2)针对上述材料中的问题,请你就如何促进家庭消费发表看法。(7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