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5815  215823  215829  215833  215839  215841  215845  215851  215853  215859  215865  215869  215871  215875  215881  215883  215889  215893  215895  215899  215901  215905  215907  215909  215910  215911  215913  215914  215915  215917  215919  215923  215925  215929  215931  215935  215941  215943  215949  215953  215955  215959  215965  215971  215973  215979  215983  215985  215991  215995  216001  216009  447348 

11.我国拥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下列关于地热能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以用于洗浴、发电以及供暖等方面  ②与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样都是化石能源  ③主要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  ④与地下水结合可形成热水型地热,释放形式之一是温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考查地热资源及利用问题

答案:C

试题详情

  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气压升高               

 B.地表气压降低

 C.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          

 D.地表空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增多

解析:考查火山灰的阳伞效应。

答案:C

9.以下图片显示的是四个国家的著名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处景观分别位于其所在国家的首都  B.四个国家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四个国家从左到右依次迎接同一日的黎明  D.四处景观从左到右分别位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欧洲

解析:考查中外著名景观所在国家的洲位置、与东西位置相关的时差、首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

答案:D

试题详情

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   A.与M第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 低于M地

 解析:9-11题   这是一组地球运动类的题目,题目设置角度新颖,从空中一点看球面(属于遥感范畴)上纬线和晨昏线的形状,还要根据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S来做题,很抽象,很难让学生利用此图去想象此时的一些地理现象,那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与大家探讨。   首先我们从给的材料这根纬线和晨昏线相交的情况来看,纬线和晨昏线离的很近,也就是说此纬线上昼夜相差悬殊(或者可以看出晨昏线和此纬线接近相切)一定是纬度很高,接近极圈的度数。而且看到此纬线很平直应该是R点离地球表面很近。  9. 解析:问S的纬度,由上可知M所在纬线为高纬度,M纬线圈弯曲度很大,从高纬度的空中的一个点做地表的垂直投影,在此要知道怎样做空中某一点到地球表面的投影。(做法参照数学知识,应过此点和地心连线的相交于球面上的点就是该点的投影,如图三所示)应该实际上是到了M纬线以下。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0.解析:如果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到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由题干可知,N地看到太阳正在落下,如图二,说明此纬线上昼长夜短,根据纬线和晨昏线的情况可推断此半球应为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季。据题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应为S地的白昼比N地短(见图三)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正确,因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部分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又是当地的夏季,所以炎热干燥,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因为巴西东南部应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时又是南半球的冬季应为低温少雨。  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因为长江口此时为夏季淡水注入多,盐度值较低。 11.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11.解析:若R点沿直线RS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应该不变,因为只要是同一时刻晨昏线与此纬线的焦点不变,他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应不变。但形状会发生变化,就是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因为距离越远看到的纬线越接近弧形,晨昏线越接近直线。

另解:比较简明扼要:

 第9题:看到纬线是直线,则观测者一定在纬线圈平面上。如图:

从上图看到,九题选D:S纬度较M为低。 第10题:N是昏线,则北有极昼,是北半球夏季。选B:加利佛尼亚州的地中海气候炎热干旱易燃。 第11题:当R如题上升,至R'处,如图:

这时看到的纬线形状会变,晨昏线也会变,不过晨昏线弯曲方向没变(如下图):即11题选C。

试题详情

34.(1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把信息写入U盘,也可以从U盘上读取信息,U盘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 ②触摸屏能接受触摸指令,也能像显示器一样显示信息,它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 ③防火墙能够防止非法入侵、实现信息过滤,它是一种硬件而不是软件 ④数码相机既能采集实景信息又能翻拍图文资料,它是一种常用的信息采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考查信息技术基础和地理信息一般采集.

答案:D

(10年大纲版全国1卷9-11)

试题详情

22.读北美0℃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        季的气温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2)请从高到低排列O、P、Q三地气温顺序:    

(3)请分析O、P、Q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试题详情

21.图1是“沿32°N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图2、图3分别是“气温降水玫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是       ,(海洋名称)③是       。(湖泊名称)目前③海海平面每年下降1米左右,试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地质结构的角度分析,③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2、图3中反映该区域气候类型的是图       ,(填数字代号)另一图所表示的气候特点与本区域气候特点的最大差异是什么?其所属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4)目前,图1区域最主要的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是什么?简述其成因。(至少答出三条)

试题详情

右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据此,完成19--20题。

19.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的实际范围是乙的四分之一

   B.在乙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时,白昼时间增长

   C.甲区域等温线的分布,7月较1月稀疏

   D.乙区域的气温年较差比甲区域大

20.M、H两地所在国家(  )

   A.铁、煤、石油、水能、森林等资源丰富

   B.光热充足、耕地比重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C.最大的工业基地均位于其国土西部

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试题详情

位于中亚地区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比较可靠的估测,该地区石油最终可开采的总储量为250亿-350亿桶,可与英国的北海油田相媲美,接近世界储量的3%。读“里海周边地区图(图8)”,回答17-18题。

17.里海沿岸共有五个国家,图中序号①和②所代表的国家分别A.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   

    B.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

    C.土库曼斯坦、乌克兰

    D.乌兹别克斯坦、伊朗

18.长期以来,关于里海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五国争论不休。该问题的实质是(  )

    A.里海的战略地位问题

    B.里海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

    C.里海地区油气管线的走向问题

    D.里海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试题详情

读图,回答14-16题。

14.造成该地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及海浪的侵作用             

    B.河流水的冲蚀作用

    C.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

    D.人类的活动

15.图7中B、C两地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人类的围海造田

    C.气候变迁,河水减少

    D.沙漠浸吞水面缩小

16.A地农业特色与我国下列哪一地区相同   (  )

    A.新疆的绿洲灌溉农业              B.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C.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农业            D.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农业

试题详情

13.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本国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影响其分布的原因中相同的是(  )

A.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

B.气候温暖湿润,为温带、亚热带气候

C.海上交通便利

D.两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