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5831  215839  215845  215849  215855  215857  215861  215867  215869  215875  215881  215885  215887  215891  215897  215899  215905  215909  215911  215915  215917  215921  215923  215925  215926  215927  215929  215930  215931  215933  215935  215939  215941  215945  215947  215951  215957  215959  215965  215969  215971  215975  215981  215987  215989  215995  215999  216001  216007  216011  216017  216025  447348 

5.(2009·合肥质检)读“高空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处相比,气压较高的是A处,C、D两处相比,气温较低的是D处。

(2)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顺时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3)若C、D两处的温度差为5°C,B、D两处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00米,当C处气温为6°C时,则B处的气温应为-2°C。

试题详情

4.波浪型烟流出现的时间多在                         ( D )

A.晴朗的夜间  B.日出前后

C.多云的夜晚  D.晴朗的白天

解析  晴朗的白天,由于近地面受热不均匀,大气不稳定,烟流呈波浪状态。

题组三:热力环流

试题详情

3.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            ( D )

解析  大气的稳定程度决定着烟流的扩散形态,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烟流呈波浪

型;下层稳定上层不稳定时呈爬升型;下层不稳定上层稳定呈熏蒸型;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呈平展型。

试题详情

2.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D )

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

B.从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到天空总是特别蓝

C.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在近日点时

D.早晨与傍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中午

解析  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及月球上不存在大气,也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近日点与远日点是相对而言的,地球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球体,地球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太阳高度角、太阳光通过大气层的距离有关,故近日点、远日点相差不大;早晨与傍晚时太阳高度角小,通过的大气层距离长,故削弱作用大于中午。

题组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2010·嘉兴期中)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读下面四幅图,回答3-4题。

试题详情

22.(2008 年广东卷)从全球看,大范围毛毛雨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A.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B.中纬度、低海拔地区

C.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D.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解析: B 毛毛雨是指分布稠密均匀的微细液态降水。水滴直径小于 0.5 毫米,可随风飘流。毛毛雨大多降自大气层结稳定的层云,也有从雾中降落的。下降时在空中飘浮,难以用眼睛分辨其下降情况。而在低纬和高纬地区,气压变率较大,大气运动活跃,很难形成毛毛雨;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下降较低,易形成较大的降水。综上判断,毛毛雨出现频率最大的地区大多分布在中纬度、低海拔地区。

23(2008江苏卷)图14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5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候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气候特征差异产生
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3分)

解析:东亚和南亚都属于季风气候,但东亚重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两地季风成因、风向、降水量和降水时间都有明显的区别,但两地都因为降水集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

答案;(1)

气候
特征
相同点
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不同点 
甲地全年气温高(或乙地气温年较差大或乙地冬温低)
甲地雨季短(或乙地雨季长)
气候特征差异产生  的主要原因
受不同季风影响(甲地主要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乙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甲地因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2)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  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3)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

试题详情

21.(2008年广东卷文科基础)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 18℃  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夏季降水丰富

(2)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1)C (2)C 由图上的气温曲线可知,该地最冷月气温在 18℃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从降水量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属于夏雨型的气候类型,二者结合可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

试题详情

20.(2008年广东卷文科基础)“不在于温度,而在于湿度”是人们对气候舒适程度感觉的一种说法。这句话的含义是

A.人难耐酷暑与严寒,舒适程度与湿度无关

B.温度高,相对湿度小,汗液蒸发难以带走热量

C.冬季相对湿度越大,空气越不干燥,感觉越舒适

D.夏季相对湿度大,蒸发慢,人体热量不能吸时释放,感觉不舒适

解析:D 人对气候舒适程度的感觉,与温度和湿度都有关系;若温度高,相对湿度小,则汗液容易蒸发带走热量;冬季气温低,相对湿度小,空气干燥,感觉舒适;夏季相对湿度大,人体汗液蒸发难,热量不易释放,感觉不适。故选项D 正确。

试题详情

19.(2008年广东卷)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B 由于该地房屋墙壁很厚,且门窗多达二至三层,主要起到保温的作用,据此可推测为温带的气候,在冬季时,气候寒冷,房屋需要保温。

试题详情

18.(2008 年海南)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 500 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表 3 所示。完成(1)-(2)题。

(1)两地的纬度约在

A.15°S-20°S 之间    B.15°N-20°N 之间

C.25°S-30°S 之间    D.25°N-30°N 之间

(2)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解析:(1)B 根据甲乙两地平均气温在 25℃以上属于热带,排除 CD。5-10 月气温高,位于北半球。

(2)D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 500 千米,乙地年降水量相对甲地少,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应该一致,影响气候不同的因素只有地形,而地形雨会导致降水量差异显著。

试题详情

17.(2008 年重庆卷)下图是 1 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控制 A 地的锋面类型是    。简析 A 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9 阴影区域的产业生产有何危害?

解析:(1)根据题设此时为冬季,高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冷气团势力强盛,因此此时控制 A 地的锋面类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出现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2)在此季节受冷锋影响,容易出现寒潮等气象灾害,因此可能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

答案要点:(1)冷锋

天气特征: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

成因: ①暖空气沿锋而被迫抬升,成云致雨;②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③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

(2)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