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5899  215907  215913  215917  215923  215925  215929  215935  215937  215943  215949  215953  215955  215959  215965  215967  215973  215977  215979  215983  215985  215989  215991  215993  215994  215995  215997  215998  215999  216001  216003  216007  216009  216013  216015  216019  216025  216027  216033  216037  216039  216043  216049  216055  216057  216063  216067  216069  216075  216079  216085  216093  447348 

(2009·江门调研)读图,回答14-16题。

14.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15.b地肯定位于                             ( )

A.北半球大陆东岸  B.北半球大陆西岸

C.南半球大陆东岸  D.南半球大陆西岸

16.a、b、c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 )

A.a-b-c  B.b-c-a  C.c-a-b  D.c-b-a

解析 第14题,图中a地气候7月气温高,且此时降水量大,因此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第15题,从气温情况来看,图中b地1月均温高于7月,故位于南半球,排除A、B项;从降水量来看,b地1月降水量大于7月,即雨热同期,可判断b地为季风气候,应分布在大陆东岸。第16题,三地的纬度高低,对比图中三地1月或7月气温即可得出。

答案 14.B 15.C 16.D

试题详情

(2008·海南地理)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完成12-13题。

 
5月-10月
11月-次年4月
平均温(℃)
降水(mm)
平均温(℃)
降水(mm)
甲地
27
1 650
25
22
乙地
27
890
26
77

12.两地的纬度约在                            ( )

A.15°S-20°S之间  B.15°N-20°N之间

C.25°S-30°S之间  D.25°N-30°N之间

解析 从甲、乙两地5-10月气温高于11月-次年4月,说明两地位于北半球;从甲、乙两地5-10月高温多雨,11月-次年4月气温较高但降水较少,说明两地为季风气候,且纬度较低。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13.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解析 从甲、乙两地5-10月降水量看,甲地明显多于乙地,说明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位于背风坡,两地之间有山地。

答案 D

试题详情

(2010·青岛期中)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9-11题。

9.该月份最可能是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0.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11.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为              (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解析 第9题,由图示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且同一纬度陆地比海洋气压低,是北半球的夏季。第10题,②地靠近夏季风源地,处于沿海位置,风力较大。第11题,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为南亚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

答案 9.C 10.B 11.B

试题详情

下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据此回答6-8题。

6.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相比较,N点气压                   ( )

A.较高  B.较低  C.相等  D.不确定

7.与N点对应的地表点相比较,M点对应的地表点气压较低的原因是       ( )

A.地表冷  B.地表热  C.地势高  D.气流上升

8.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                          ( )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D.北风

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500百帕等压面M处向上凸,N处向下凹,故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应在N点的上方,N点的气压低于该点。第7题,500百帕的等压面是高空气压分布状况,因而当高空M处为高压时,其近地面应为一低压,根据经纬度可知,M处位于青藏高原,因而该处比N处地表点气压低是因为其地势高。第8题,P点空气应由M地流向N地,因为是高空风,几乎不受摩擦力影响,其最终风向应平行于等压线,又因为是北半球,故风向应垂直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即为北风。

答案 6.B 7.C 8.D

试题详情

5.(2008·广东文基)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 )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晚上陆地冷却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气温高,形成低压,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如果地球不自转,影响风的因素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影响,近地面的风会由极地吹向赤道。

答案 C

试题详情

(2010·浙江五校)9月中旬,湘中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C,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长沙2009年9月中下旬的天气状况表”,回答3-4题。

日期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最低
 
 
 
 
 
 
 
 
 
 
气温
23°C
23°C
24°C
25°C
26°C
27°C
28°C
28°C
28°C
25°C
最高
 
 
 
 
 
 
 
 
 
 
气温
31°C
32°C
33°C
34°C
35°C
36°C
37°C
38°C
38°C
30°C
天气
多云









风力









较强
偏北风
 
 
 
 
 
 
 
 
 
 

3.2009年9月15-23日,长沙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

A.日温差减小,天气状况  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4.与往年相比,长沙在该期间天气异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夏季风强劲,晴热少雨

B.“副高”异常强大并控制该地

C.直射点向北移,太阳辐射加强

D.亚洲高压异常强盛

解析 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9月15-23日长沙日温差增大,排除A项。读表可知,9月15-23日影响长沙气温的主要因素为天气状况,故答案为D。第4题,夏季风强劲,主要在夏季,而此时为秋季,排除A项;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排除C项;若亚洲高压强盛,则气温会下降,排除D项,故答案为B。

答案 3.D 4.B

试题详情

(2009·广东地理)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解析 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问题受下垫面状况、地理纬度等因素的影响。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之间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第2题,注意是选择不正确的答案。地面辐射的强弱与地温有关,而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与下垫面性质有关;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强弱与自身温度呈正相关,云量越多逆辐射越强。

答案 1.C 2.B

试题详情

(1)填出图中标号的内容①_____②____③____

④____⑤____

(2)唐朝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在新疆地区设立了哪两个行政机构?各自管辖范围是什么?

(3)清代在新疆设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管辖范围是什么?

(4)为什么天山北坡有生长良好的森林,南坡的森林却很少?

试题详情

(1)A从地夏秋季的降水类型是____雨和____雨。

(2)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________”天气。

(3)图中C、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_____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A、B两地区与北非撒哈拉沙漠纬度大致相同,且撒哈拉沙漠三面临海,为什么A、B两地区夏季多雨,而撒哈拉沙漠却降雨罕见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5、③处盛产长绒绵的自然条件是(   )

A.云量多,光照强,气温日差较大

B.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

C.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小

D.日照强,水分充足,土壤适宜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