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770  216778  216784  216788  216794  216796  216800  216806  216808  216814  216820  216824  216826  216830  216836  216838  216844  216848  216850  216854  216856  216860  216862  216864  216865  216866  216868  216869  216870  216872  216874  216878  216880  216884  216886  216890  216896  216898  216904  216908  216910  216914  216920  216926  216928  216934  216938  216940  216946  216950  216956  216964  447348 

上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数字表示经纬度。读图完成10-11题。

10.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2时20分  B.15时20分

C.8时20分  D.18时20分

解析:由图中横线部分为东半球,可知靠近180°经线的东西半球分界线应是160°E

经线,由此判断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160°E经线是赤道与昏线的交点

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18时,故北京时间是15时20分。

答案:B

11.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B.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长

C.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D.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解析: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

为(70°E,23°26′S),此时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地

中海沿岸此时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此时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

答案:C

2008年,全球金融系统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

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世界金融市场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试题详情

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7-9题。

7.美国东部时间采用西五区区时,此时正在实行夏令时(夏令时比标准时间早1个小时)。根据材料推算,“奋进”号航天飞机着陆时,美国东部时间为( )

A.31日10时48分  B.31日9时48分

C.30日10时48分  D.30日9时48分

解析:美国东部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夏令时是在正常区时基础上加上1小时。

答案:A

8.此时地球位于左图中的( )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

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

解析:左图上为春分日,左为夏至日,下为秋分日,右为冬至日,7月31日大致位

于乙处。

答案:B

9.此时,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伦敦所在经线可能经过(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解析:此时为7月底,南极点附近为极夜,所以右图为南半球示意图,此时西五区的区时为9时48分,则伦敦的地方时约为14时48分,因此伦敦所在经线可能经过②点。

答案:B

试题详情

曲线段ADC为昏线。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A、C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

A.此刻的地方时

B.此刻观测到的太阳方位

C.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D.当日的白昼长短

6.此刻,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解析:本题组考查判读晨昏线能力,难度较大。A、C两点同在晨昏线上,且位于晨线与昏线的交点位置,太阳高度此时刻都为零,且太阳方位相同;A、C两点经度相加应该是180,纬度数值相等但不在同一半球,该日不是二分日提示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则白昼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都不会相同。该图为昼半球,但不能判断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方向,可以肯定的是太阳直射点会向西运动,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的。

答案:5.B 6.C

(2010·柳州高中期中测试)北京时间2009年7月31日22时48分,美国“奋进”号航

试题详情

下图中A、B为某一直线上的两点,C为AB的中点。读图回答3-4题。

3.若AB为60°N纬线中的一段,图中度数为经度,则( )

A.A地附近可能为连片的针叶林

B.C地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AB间的最短距离大于7 770千米

D.A、B两地的日期始终不同

4.若AB为晨线的一段,图中度数为经度,且A、B两点纬度值相同,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2点  B.14点  C.8点  D.0点

解析:本题组背景简洁而多变,考查了空间定位、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时间计算等内容,难度中等。若AB为60°N纬线中的一段,则A地位于俄罗斯或加拿大北部,为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由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两点所在大圆上的劣弧可知,AB最短距离小于AB纬线段的长度,即小于111千米与140/2之积。

若AB为晨线的一段,图中度数为经度,且A、B两点纬度值相同,结合C为中点,

则C点时间为6时,C点经度为0°,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4时。

答案:3.A 4.B

上图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除二分日外)的昼半球,E为圆心,曲线段ABC为晨线,

试题详情

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野外宿营时,夜间同学们用摄像机长时间对准天空某区域,拍摄了图像(如上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像反映出(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

答案:A

2.关于该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像中心天体可能是明亮的织女星

B.亮弧表示天体围绕中心天体作顺时针方向运动

C.最小的圆圈是水星留下的运动轨迹

D.图像中的中心天体位于地轴延长线上

答案:D

试题详情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 地球的运动规律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试题详情

16.读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均位于我国,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将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长到短排序。

(2)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乙地雪线高度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4)近年来,雪线高度逐年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对策?

答案:(1)丁>乙>丙>甲。

(2)甲地东坡为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

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

(3)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向阳坡,北坡为背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且乙地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故北坡雪线低于南坡。

(4)全球变暖。对策: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加强国际合作。

试题详情

15.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

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2)图内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_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_。

(4)没有标出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没有详细画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时没有考虑的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依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分析归纳。①为亚寒带针叶林带,②④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⑤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1)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⑥ 夏季盛行从印度洋赤道附近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沛

(3)②④ ④⑤

(4)温带荒漠带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5)洋流、地形起伏、大气环流

试题详情

14.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西部海域位于________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图③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________现象,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4)图中D处的植被会对全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5)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问,读图可知,该山脉为安第斯山脉,它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碰撞而成,所以有可能升高。第(2)问,图③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是因为山脉(安第斯山)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使该地降水少;引起南美洲南部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的运动,它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D处植被为热带雨林,它能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全球生态平衡。第(5)问,该地区的雨林被大量破坏导致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1)南极洲 该山脉可能升高。

原因: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2)非地带性 山脉(安第斯山)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为背风坡,降水少 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 整体性

(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

(4)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5)森林被砍伐,其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

试题详情

(2010·河南平顶山)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13.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A.1 000米  B.2 000米

C.3 000米  D.4 000米

解析:本题组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能力,以及对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掌握情况,是值得关注的经典复习题。图中显示同一自然带在山脉的北坡分布位置较高,说明北坡热量条件好于南坡,则可能位于南半球;山脉自然带的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地位于温带地区。该山地顶部为高山草甸草原带,没有出现冰雪带,说明顶部气温高于0℃;依据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降低6℃,以及山麓年平均气温为12℃,可推知该山地海拔不超过2 000米。

答案:12.C 13.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