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816  216824  216830  216834  216840  216842  216846  216852  216854  216860  216866  216870  216872  216876  216882  216884  216890  216894  216896  216900  216902  216906  216908  216910  216911  216912  216914  216915  216916  216918  216920  216924  216926  216930  216932  216936  216942  216944  216950  216954  216956  216960  216966  216972  216974  216980  216984  216986  216992  216996  217002  217010  447348 

9.(2008·广东高考)下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图。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将是 (   )

A. 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有所增加

C. 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 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试题详情

8. 有关该工程积极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B. 改善沿线地区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

C. 完全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D. 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试题详情

7. 有关西气东输二期工程的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工程建设路线经过我国的三级阶梯

B.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建设该工程的主要原因

C. 该工程建设路线经过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的高原

D. 城市分布是影响该工程管道干线与支线布局的重要因素

试题详情

6. 有关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部分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部分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部分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

(2009·广东模拟)2008年2月22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开工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该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途经14个省、区、市,该项目西段计划于2009年底建成投产,2011年前全线贯通。据此回答7、8题。

试题详情

5. 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 管道运输

B. 高压输电

C. 水陆联运

D. 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试题详情

4. 有一位运输商,打算从m地运送一批专项物资到上海,较为合理的运输路线是(   )

A. 大同-(大秦铁路)-秦皇岛港-(海运)-上海

B. 大同-(京包线)-北京-(京沪线)-天津-(海运)-上海

C. 大同-(京包线)-北京-(京沪线)-上海

D. 大同-(同浦线)-潼关-(陇海线)-连云港-(海运)-上海

(2009·东北摸底)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示意图,完成5、6题。

试题详情

3. 图中所示内容的地理含义是(   )

A. “西气东输”路线

B. “西电东送”路线

C. “南水北调”路线

D. “北煤南运”路线

试题详情

2. 西气东输的中段发生了弯曲,与直线距离相比,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陕、晋两省能源短缺的状况

B. 加快陕、晋两省能源外运

C. 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

D. 拉动陕甘宁地区经济的发展

读下图,完成3、4题。

试题详情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 西气东输路线所经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变化

试题详情

19. (1)西南

(2)向南(顺时针或由高纬到低纬)向南(由高纬到低纬)寒流

(3)应注意的问题:①节约用地;②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③改造老城区;④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

[解析]第(1)题,据图孟买约位于(72°E,19°N),洛杉矶约位于(110°W,30°N),故孟买在洛杉矶的西南方向。第(2)题,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向呈顺时针,故甲处洋流向南流动(顺时针或由高纬到低纬);乙在副热带海区大洋(太平洋)东岸,加利福尼亚寒流向南流经乙海域。第(3)题,应对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的“空心化”问题,关键是通过有效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吸引人们向城区回迁。

(2)全年高温,农作物生长期较长;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易受干旱、洪涝灾害的影响

(3)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

[解析]第(1)题,气候特征的异同点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主要是气温的高低和年变化,降水总量的多少和季节变化。第(2)题,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先分析这种气候的特点,看这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在一年内及年际之间有何变化,进而分析其如何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第(3)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乙地在中国,弄清楚目前中国的粮食生产是何状况,进而分析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