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930  216938  216944  216948  216954  216956  216960  216966  216968  216974  216980  216984  216986  216990  216996  216998  217004  217008  217010  217014  217016  217020  217022  217024  217025  217026  217028  217029  217030  217032  217034  217038  217040  217044  217046  217050  217056  217058  217064  217068  217070  217074  217080  217086  217088  217094  217098  217100  217106  217110  217116  217124  447348 

2.城市依托(城市规模大小)

试题详情

1.经济腹地条件(服务范围大小、客货流量  大小)

试题详情

2.陆域条件:地质、地形、坡度  

社会经济条件:

试题详情

自然条件:

1.水域条件:水深、岸陡、避风  

试题详情

5.商业中心的区位:

   (1)商业城市的区位:①比较稳定增长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即服务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②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区位:

   ①商业街:A、市场最优:B、交通最优:

   ②商业小区:多建在居民小区中,方便居民购物

  例1  读我国某自然村农产品产值比例构成图。回答(1)一(3)题。

   (1)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气候

解析:读图可知,在该自然村农产品产值比例构成中,乳产品和蔬菜的产值较高,属城郊农业,故影响其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为市场。  

答案:B

   (2)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A.西安市附近   B.拉萨市附近   C.哈尔滨市附近   D.上海市附近 

 解析:该自然村种植柑橘,柑橘为亚热带水果,四个选项中,只有上海市位于亚热带。   答案:D

   (3)当地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所产的柑橘皮薄但含糖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水源差异   C.土壤差异   D.气候差异 

 解析: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且气温日较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大,而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柑橘糖分的积累。

   答案:D

   例2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据此完成(1)一(2)题。

   (1)动漫产业属于

A.劳动力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  

(2)现阶段,下列地区比较适宜发展动漫产业的是

A.长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云贵高原 

 解析:动漫产业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设计和生产产业,投资大,技术要求高,为技术指向型产业,第1题选B。长江三角洲技术水平最高,社会协作条件最好,资金雄厚,因此第2题选择 A。

   答案:(1)B   (2)A

   例3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以前株洲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l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①                                    

②                                      (3)影响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①交通运输是从帆船、马车向公路、铁路运输发展的,因而城市是由沿河、沿大道逐步向沿公路、沿铁路布局。读图分析,株洲在解放前主要是沿湘江发展,其主要区位因素应该是河流。②现在的街区分布一方面面积规模有较大扩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城市沿河、沿铁路、沿公路发展的特点。③株洲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体现了由于交通方式和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随着京广线的建成开通,城市沿河、沿京广线迅速发展,接着又随着浙赣线、湘黔线等干线的建设,株洲街区沿  铁路线发展的特点更为明显,这说明交通运输的发  展变化同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的变迁。  

答案:(1)河流  (2)街区面积明显扩大,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  (3)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是造成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随京广线的建成,株洲临河布局变成沿河和沿京广线分布,浙赣线、湘黔线建成后,城区沿铁路干线发展的现象更加明显。

  [方法点津]

试题详情

4.交通的区位(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①经济因素(决定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②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③科技因素(保障因素)。④自然因素(制约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以港口的区位为例)①水域条件(航行、停泊条件):河港--沿河、水深、河宽、,流缓;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避风的海湾。②陆域(筑港)条件: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便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交通条件(影响客货的集散);腹地条件(经济腹地的大小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客货流量,进而影响港口的兴衰);城市的依托(城市为港口提供人、才、物的优势,利于港口的建设和发展);③政策条件(自由贸易港口和对外开放港口有得予港口的发展)。

试题详情

3.城市的区位(1)区位要素(宏观)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供水、运输功能)。②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矿产);交通运输;政治;军事;宗教。③新兴要素:科技;旅游。

   (2)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区位因素(微观)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流向、气候(风向)、植被分布。②历史因素:城市职能、知名度。③经济因素:距市中区的距离、交通的通达度。④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宗教。

试题详情

2.工业区位(1)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自然因素不是工业主导的因素,但是要注意土地的价格,这往往也是工业区位条件中比较重要。(2)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通信;地租;劳动力数量、素质、价格;技术。(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社会协作、国防安全;比如湖北汽车城十堰,建设初期主要考虑的是国家的安全。社会需要;工业惯性。(4)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风向、河流流向等。

试题详情

在何处(了解经纬度位置或相对邻位置)→有什么(思考有哪些地理事物)→为什么(思考该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主导因素是什么)_怎么样(思考区位因素的变化,探讨其发展规律)  

1.农业区位(1)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条件、农产品冷藏技术和保鲜技术;劳动力;地租;农业技术;政策;工业基础;农业传统;饮食习惯等。

试题详情

5.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区域特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日常复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如以农业为例:

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但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