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7004  217012  217018  217022  217028  217030  217034  217040  217042  217048  217054  217058  217060  217064  217070  217072  217078  217082  217084  217088  217090  217094  217096  217098  217099  217100  217102  217103  217104  217106  217108  217112  217114  217118  217120  217124  217130  217132  217138  217142  217144  217148  217154  217160  217162  217168  217172  217174  217180  217184  217190  217198  447348 

   卡罗住在一个圣诞节几乎全是夜晚的古老小镇。这一天太阳仅出现5.5小时,同样情形也发生在大洋彼岸的哈德孙湾口的印第安小镇上;两镇的纬度虽然差不多,但景观却完全不相同,回答1-2题。

1.卡罗居住地的纬度约为

  A.北纬400   B.北纬60   C.北纬900 D.南纬700

2.两镇景观不同的表现,最可能是指那一项 

A.前者多冰蚀地貌,后者多风蚀地貌  B.前者河流不结冰,后者河流会结冰 

C.前者多散居村落,后者多集中村落  D.前者居民以采集为主,后者专营渔业 

试题详情

25.莺歌海、布袋形成盐场共同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

    A.附近还水盐度很高               B.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

    C.都位于背风坡地段               D.都位于温带地区

试题详情

24.从台湾南部高雄乘船沿顺时针绕台湾航行一周,经过的海域依次是          (   )

    A.南海、台湾海峡、东海、太平洋     B.台湾海峡、东海、太平洋、南海

    C.东海、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     D.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试题详情

23.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和少数民族较集中分布的地区分别是          (   )

    A.黑龙江,东北地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地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地区        D.云南省,西南地区

试题详情

黄土高原恰好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二者有着恰到好处的结合。完成20-22题。

20.“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图1),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的天气时段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1.只考虑大气运动(风力大小、空气对流)和地面状况(植被、冰冻)黄土高原扬沙天气最容易发生在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2.“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有                           (   )

    A.流量平稳    B.断流          C.洪峰急涨猛落  D.含沙量少

试题详情

    读下面等值线图,判断16-19题:

16.若a为海拔500米,b为海拔1000米,地处浙江省内,则                 (   )

    A.气压:甲<乙    B.气温:甲<乙    C.降水:甲<乙    D.坡度:甲<乙

17.若a为1000百帕,c为990百帕,地处华南某地区,则                   (   )

    A.乙吹东南风,甲吹西北风

    B.风速:甲<乙

    C.该气流系统为反气旋

    D.该系统常带来狂风暴雨

18.若该图为贵州省某地某月等温线图,a为2℃,b为5℃,c为8℃,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图为冬季某月等温线图          B.乙为向阳坡

    C.甲比乙低约500米                D.甲地和乙地宜发展耕作业

19.若该图为某地降水PH值的等值线图,a为5.5,b为5,c为4.5,则下列四地中最可能的是                           (   )

    A.湟水谷地       B.山东丘陵       C.辽河平原       D.四川盆地

试题详情

    读下图,回答13-15题。

13.正常年份,该地区河流的洪峰期出现在                               (   )

    A.2月           B.4月           C.6月           D.8月

14.该地区的湖泊水与河水有互补关系,当湖水补给河水时                  (   )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C.开普敦炎热少雨                 D.北极地区出现极昼

15.关于T铁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铁路沿线地区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B.自然因素是影响该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C.该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汇于郑州

    D.该铁路建设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试题详情

    读右图“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20-22题:

10.甲代表的水体是                                                (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潜水          D.承压水

11.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12.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

    A.a在丰水期变小                B.b变稳定   

    C.a变大                        D.b在枯水期变大

试题详情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回答8-9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单产(万kg/公顷)
粮食总产(亿kg)
1975
19%
333
420
38
10%
1.23
1.025
1995
12%
478
350
42
35%
0.9
0.975

8.上述材料反映导致该地区2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D.人口增长过快

9.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                              (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             D.光照条件差

试题详情

    读下图“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判断16-17题:

6.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原因主要是                            (   )

    A.甲地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甲地海拔高,空气稀薄

    C.甲地离海远,气候干旱,晴天多     D.甲地缺少地面植被覆盖

图6
 
7.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和年降水量对农业生产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

    ①复种指数高      ②小麦颗粒饱满    ③瓜果甜度高      ④水稻种植面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