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2684  342692  342698  342702  342708  342710  342714  342720  342722  342728  342734  342738  342740  342744  342750  342752  342758  342762  342764  342768  342770  342774  342776  342778  342779  342780  342782  342783  342784  342786  342788  342792  342794  342798  342800  342804  342810  342812  342818  342822  342824  342828  342834  342840  342842  342848  342852  342854  342860  342864  342870  342878  447348 

4.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试题详情

3.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试题详情

2.史载“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如郑庄公与周天子的军队交战,用箭射伤了周王的肩膀,这种现象准确说至少应发生在: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东周时期

试题详情

1.依照周朝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越级用六十四人在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

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

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

试题详情

33.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的传入,趋洋附西倾向在时势的演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变化。请结合以下四幅图片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发生的变化,(8分)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6分)

旗袍    西式点心     洋房       有轨电车

试题详情

31.(14分)《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的改革和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回答:

(1)俄国、美国、中国的三次改革是指哪三次?(3分)

(2)这三次改革各有什么特点?各产生了怎样的作用?(9分)

(3)综上所述,谈谈你的认识。(2分)

试题详情

30.“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其观点是正确的

B.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但结论是错误的

C.折射出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 

D.反映了当前一部分国家人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第二卷(共40分)

试题详情

29.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这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现象有关?

A.区域经济集团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多极化       D.发达国家操纵国际金融市场

试题详情

28.某成员国政府为了使本国广大农民喝上放心水,将全面开展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工程项目,但资金上遇到困难。那么,该国政府可向下列哪一国际经济组织申请贷款?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关贸总协定         D.世贸组织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