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5015  345023  345029  345033  345039  345041  345045  345051  345053  345059  345065  345069  345071  345075  345081  345083  345089  345093  345095  345099  345101  345105  345107  345109  345110  345111  345113  345114  345115  345117  345119  345123  345125  345129  345131  345135  345141  345143  345149  345153  345155  345159  345165  345171  345173  345179  345183  345185  345191  345195  345201  345209  447348 

24.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A.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C.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D.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试题详情

23.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美洲450周年而发行了一枚邮票,该邮票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主要在于

A. 发现了美洲            B. 促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联系的整体

C. 为西班牙王室带来巨大财富      D. 是殖民扩张的开始

试题详情

22. 《马可.波罗行记》中对日本的描述是:“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下列对这一段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表明了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社会根源   

B.表明了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

C.表明马可·波罗在日本掠夺了大量黄金

D.可知当时日本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试题详情

21. 哥伦布与麦哲伦航海活动的共同点是   

① 他们都得到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② 他们都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③ 他们都相信地圆学说向西航行  

④ 他们都横渡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试题详情

20. 从西周时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 封建王权的加强         B. 西周政权被推翻

C. 上层建筑发生变化         D. 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试题详情

19. 下列明清时期的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   

B.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均有很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

试题详情

1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试题详情

17.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①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16.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所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试题详情

15.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份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