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5049  345057  345063  345067  345073  345075  345079  345085  345087  345093  345099  345103  345105  345109  345115  345117  345123  345127  345129  345133  345135  345139  345141  345143  345144  345145  345147  345148  345149  345151  345153  345157  345159  345163  345165  345169  345175  345177  345183  345187  345189  345193  345199  345205  345207  345213  345217  345219  345225  345229  345235  345243  447348 

7.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火柴厂的两枚火花。我们从这两枚火花中得到的最主要启示是

     

A.火花设计精美,印刷精良     B.中国近代火柴业称雄世界

C.爱国精神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试题详情

6.“所谓现代化,首先是要改变社会本体,即小生产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结构系统,……这个社会结构机体的改变,光引进西方的科技、工艺和兴办实业,是不能成功的;光经济改革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有政治体制(上层建筑)和观念文化(意识形态)上的改革并行来相辅相成,现代化才有可能。”最早能够验证这一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     D.洋务运动

试题详情

5.“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有玉米、番薯、马铃薯……,总数接近30种。”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新航路的开辟加强各地区联系      B.明清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明清时期人口激增的应急措施      D.明清时期商帮跨地区贸易的推动

试题详情

4. 据研究发现,《清明上河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5座。这反映出北宋

①商业活动空间限制打破       ②商业活动时间限制打破

③城市经济经营手段先进       ④城市经济活动较为繁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3.“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喏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这首唐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人际关系的庸俗B.商品经济的发达C.社会风气的败坏D.价值观念的更新

试题详情

2.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蕴含的信息是

①农民生活艰辛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B.耕作技术不断进步C.耕犁技术相当成熟 D.粮食产量稳步提高

试题详情

62.生产关系的调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农村进行过哪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背景如何?结果怎样?(12分)

(2)从这些变化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试题详情

60.下列各项对罗斯福新政评价正确的是:

A.新政从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消除了经济危机

B.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C.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新政改变了美国人的政治、经济生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