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1121  391129  391135  391139  391145  391147  391151  391157  391159  391165  391171  391175  391177  391181  391187  391189  391195  391199  391201  391205  391207  391211  391213  391215  391216  391217  391219  391220  391221  391223  391225  391229  391231  391235  391237  391241  391247  391249  391255  391259  391261  391265  391271  391277  391279  391285  391289  391291  391297  391301  391307  391315  447348 

4. 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的世界观属于

   A. 宗教哲学   B. 经院哲学  C. 僧侣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试题详情

3. 一个没有正确人生观的人,很难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一观点主要说明

   A. 世界观贯彻和体现在人生领域

   B. 人生观反映出一定的世界观

   C. 对人生的观点,态度影响到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D. 一个人只有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

试题详情

2. 宇宙观是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 关于宇宙和人生根本道理的学问   D. 经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试题详情

23.理论指导、史料研习、社会调查和问题讨论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1)理论指导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2)史料研习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问题讨论

          

攻打冬宫                   井冈山会师                     

某实验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上图讨论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

(4)社会调查

  调查历史见证人,了解人们对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感受。请参照示例回答:

  答题示例:

  调查题目:中国的改革开放

  调查理由: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调查题目:戈尔巴乔夫改革

  调查理由:

试题详情

22.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尝试”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依据是什么?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3)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是如何正确反思并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

试题详情

23.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目标,国共两党为实现这些目标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实现上述目标,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革命纲领?两党革命纲领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共两党曾经进行了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3)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了祖国大陆。在当前形势下国共两党发展关系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 

试题详情

22.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你做何评价?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