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1133  391141  391147  391151  391157  391159  391163  391169  391171  391177  391183  391187  391189  391193  391199  391201  391207  391211  391213  391217  391219  391223  391225  391227  391228  391229  391231  391232  391233  391235  391237  391241  391243  391247  391249  391253  391259  391261  391267  391271  391273  391277  391283  391289  391291  391297  391301  391303  391309  391313  391319  391327  447348 

126. 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宏观客体的语言系统)本质上是不适合描述微观客体的特性和运动状态的,而量子力学又不可能以别的语言来代替它,这就是由运用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微观客体所带来的“语言困境”。这种“语言困境”说明

   A. 现代自然科学认识的主体性十分突出    B. 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不可认识的

   C. 经典物理学语言在量子力学家之间不具有通融性

   D. 主体认识到的微观客体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客体状态

试题详情

125. 人的认识能力从无到有的发生,其现实基础是

   A.物质   B.客体   C.主体   D.劳动

试题详情

124. “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这说明

   A. 生理素质本身就是才能   B. 人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 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D. 求知欲是推动认识能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试题详情

123. 认识有待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发展到理性阶段。这是认识论的

   A. 唯物论   B. 辩证法   C. 可知论   D. 无限论

试题详情

122.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试题详情

121.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 由实践到认识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C. 由认识到实践   D.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

试题详情

120.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反映的是

   A.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C.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 事物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试题详情

119.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

A.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B. 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C.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试题详情

118.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 “源”和“流”的关系

   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试题详情

117. 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属于 

   A. 一切唯物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彻底唯心主义的观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