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1141  391149  391155  391159  391165  391167  391171  391177  391179  391185  391191  391195  391197  391201  391207  391209  391215  391219  391221  391225  391227  391231  391233  391235  391236  391237  391239  391240  391241  391243  391245  391249  391251  391255  391257  391261  391267  391269  391275  391279  391281  391285  391291  391297  391299  391305  391309  391311  391317  391321  391327  391335  447348 

42.(2009·石家庄质检一)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实现上述目标任务?

答案  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试题详情

41.(2009·北京宣武期末检测)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亩,而湖北大冶市农民候安杰,从1.9万户外出打工农民手里转包,租种了1.96万亩地,是全国第一种粮大户,被誉为“粮王”。

  侯安杰种地良策
经济常识道理分析
有法律的保护和政策的支持: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装的
是他随时准备与村委会和农民签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
合同协议包括出租期限、承租面积、租金计算方法、租
金付款方式、甲乙双方的责权利等。
发展现代农业,要依靠国家政策
和法律支持。
 
有一支核心科技队伍:长年聘请4名农技专家。其中两
个水稻专家、一个蔬菜专家、一个林业专家。别人的水
稻单产600斤左右,而他在千斤以上。
发展现代农业,要依靠科学技术
和现代化科技人才。(或:科技兴农)
有一个种田机构:1个林业队,2个蔬菜队,8个粮食
队。耕种、植保、收割、运输,所有生产过程机械化作
业。他家现有大型拖拉机4台、联合收割机4台、大小
旋耕机7台、机动喷雾器48台、柴油机12台。
发展现代农业,要靠适度规模经
营。
 
有一个销售体系:侯安杰说:“我的手机干什么用?联
系市场;我的电脑干什么用?了解市场;我的小车干什
么用?考察市场。”他的农作物出售靠定单,靠的是批
量出售,赚的是多中薄利。
发展现代农业,要面向市场,和
市场联结。
 

试题详情

40.(2009·北京石景山期末检测)材料一  12月1日发展改革委发布:200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5 250亿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这将是我国近40年来第一次实现连续五年粮食增产增收,增强了人们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信心。

(1)结合材料和图1、图2,请说明国家为什么重视粮食生产?

答案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吃饭问题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立足国内;我国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国情,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消费会越来越高,其中绝大部分要靠粮食转化,从而对粮食的消费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由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文件中提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必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文件指出,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答案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从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维护社会稳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发展市场经济提供必要支持,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手段;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试题详情

39.(06南通市高三调研考试)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供求总量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变,今后几年,年度就

业岗位缺口预计在1 200万个左右。供求结构矛盾突出,传统行业出现大量下岗失业人员,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却供不应求。

据报载,拿到了大学文凭,却“回炉”到技校念书,这种在过去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已经屡见不鲜。而且,孝道、诚信、社会责任感等道德标准已成为越来越多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指标。

请结合材料,探究:

(1)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面对当前就业结构的新变化,劳动者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和意义。

答案 (1)就业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增加就业有利于增加经济总量;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劳动者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这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这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水平,也是劳动者迎接未来社会挑战的需要。

试题详情

37.(07北京海淀期末)

材料一 我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总量情况

年份
总量
2002
2003
2004
2005
GDP总量(亿元)
120 333
135 823
159 878
1 823 321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
15.17
17.49
20.32
22.24

注: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材料二 榆林-一个资源型城市的崛起之路:结束能源基地以原煤、原油等能源资源为最终产品的历史,形成了使原煤向电力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新的产业方式,使之成为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能源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从经济常识的角度,谈谈材料二是如何解决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的?

答案 (1)我国GDP总量、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长,万元GDP能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能耗基础上的。

(2)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节约与开发资源和能源并举;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化利用。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走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

试题详情

(07连云港调研)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传统就业领域和岗位,大城市、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领域的吸纳能力趋于稳定。“转变就业思想,除了鼓励毕业生援助西部、自主创业外,还要使就业面向广大的民营经济和中小型企业。”据此回答34-36题。

34.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

A.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问题难以解决

B.签订就业合同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

C.缺乏劳动技能造成了劳动者就业难

D.改变择业观念有助于解决就业难问题

答案  D

35.为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就业难的问题,党和政府要 (   )

  ①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  ②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③增加就业岗位  ④加强社会救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36.右侧漫画中的临时工说:“我们临时工也要签劳动合同!”这是因为                

A.签订劳动合同临时工便可转为正式员工

B.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C.协商一致是签订劳动合同的核心原则

D.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彻底解决劳动者后顾之忧

答案  B

试题详情

33. (07杭州高三综合练习)2007年2月27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在发言时表示,我们要以世界的眼光看科技,以国家的需求促科技,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                           

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②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需要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④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试题详情

32.(07石家庄质检)针对漫画中的“民工荒”现象,有关专家表示,“民工荒”的根源是“权利荒”。要破解这一难题,应该                                      

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限制农民进城务工  ②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③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④发展农业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  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