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1175  391183  391189  391193  391199  391201  391205  391211  391213  391219  391225  391229  391231  391235  391241  391243  391249  391253  391255  391259  391261  391265  391267  391269  391270  391271  391273  391274  391275  391277  391279  391283  391285  391289  391291  391295  391301  391303  391309  391313  391315  391319  391325  391331  391333  391339  391343  391345  391351  391355  391361  391369  447348 

6. 十一届全运会闭幕式上第一首歌曲便是《有朋自远方来》,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也正是出自孔子论语中的经典,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孔子家乡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欢迎四方宾朋的开放胸怀。说明

A.传统文化是永恒的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

试题详情

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请回答4-5题:

4. 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④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  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D.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试题详情

3. 要把握黄河三角洲文化特色,挖掘黄河三角洲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反映的民族精神,表明

   A.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C.各地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D.不同区域的文化融为一体

试题详情

2. 泰山和黄河文化怀抱着黄河三角洲这片古老美丽神奇的收获着希望的土地,泰山和黄河文化代表着黄河三角洲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崛起形象。泰山和黄河文化代表着黄河三角洲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崛起形象,主要说明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试题详情

1. 广饶一中注重环境文化建设,学校本着让“一草一木见精神,每面墙壁会说话”的原则,精心设计了“五大文化长廊”:即德育长廊、兵法长廊、论语长廊、经典格言长廊、传统文化长廊,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试题详情

29、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2009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编制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草案》,最终决定批准了这个规划纲要。    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我们党在制定重大决策时,为什么要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 (8分)

(2) 上述材料可以反映出我国政治生活中什么现象? (8分)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

试题详情

28、国家环保总局官员透露,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出台后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将与现行的干部考核体系挂钩。

国家出台绿色GDP考核体系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 (9分)  

试题详情

27.材料一:A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情况统计表:

 
年  份
 
年人均纯收入(元)
收 入 构 成(元)
种植业
投资收入(注)
劳务收入(注)
2006
6500
1200
2000
2300
2007
7200
1300
2500
3400
2008
8000
1380
3500
3120

注:投资收入为兴办民营企业或个体私营经济。劳务收入为进城务工和出国打工收入。该地区农民外出打工以家政、缝纫、建筑行业为主。

材料二:A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构成情况统计表

 
年  份
 
年人均纯收入(元)
收入构成(元)
工资收入
非工资收入
2006
18000
15000
3000
2007
22000
16000
6000
2008
26000
17000
9000

注: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城镇下岗职工、在职职工、国家机关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等年收入平均构成。非工资收入主要指奖金、福利等。2008年该地区下岗职工年收入平均为7200元,在职职工收入为12000元,公务员年收入为25000元,电信、电力、银行等垄断行业员工的年收入人均为5-10万元。

材料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注重社会公平,才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社会。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两个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8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怎样实现社会公平?(10分)

试题详情

25.中华民族崇尚亲邦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黄金法则”是

A、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